
学习法术、猜测,多少应了解一些河图、洛书、太极、八卦、阴阳五行及天干地支、六十甲子等基础常识。当然,不同的法术体系对各种基础常识的要求是不彻底相同的,这儿介绍的既不是易学世家传承的易学真理,也不是今世易学研讨的最新效果。尽管咱们尚无法解释古人是在怎样的状况下构成、创建这些理论,何故能创建这些不可捉摸的理论,也不彻底知道这些理论真实的意义,但咱们多少应了解一些这方面的基础常识。
一、 河图、洛书
河图与洛书是我国古代撒播下来的两幅奥秘图画,向来被以为是河洛文明的滥觞。河图洛书是中华文明、阴阳五行法术之源。最早见于《尚书》,其次《易传》、诸子百家多有记叙,太极、八卦、周易、奇门、九星、风水等等皆可追源至此。《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版,圣人则之。”
(一)河图
听说河图乃据五星出没时节而绘成。五星古称五纬,是天上五颗行星,木曰岁星,火曰荧惑星,土曰镇星,金曰太白星,水曰辰星。五星运转,以二十八宿为区划,一般按木火土金水的次序,相继呈现于北极天空,每星各行72天,五星合周天360度,这也是五行的来历。因在每年的十一月冬至前,水星见于北方,万物蛰伏,天寒地冻,是为水的概念;七月夏至后,火星见于南边,骄阳似火,地上酷热,是为火的概念;三月春分,木星见于东方,草木萌发,是为木的概念;九月秋分,金星见于西方,秋气肃杀,万物凋零,是为金的概念;五月土星见于中天,表明长夏湿土之气当令,木火金水皆以此为中点,是为土的概念。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当然,五行概念的构成可追溯到长远的年代,到战国晚期的阴阳家那里才构成更体系论说。
河图既为星图,其用为地舆,故在天为象,在地成形也。在天为象乃三垣二十八宿,在地成形则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明堂。天之象为风为气,地之形为龙为水,故为风水。乃天星之运,地势之气也。
个人以为,法术的来历与星象学有很大的联络,其间最重要的是二十八宿。因为咱们不具备古地理学的常识,所以难知所以。
(二)河图之数
1、六合之数:河图共有10个数,1,2,3,4,5,6,7,8,9,10。其间1,3,5,7,9,为阳,2、4、6、8、10、为阴。阳数相加为25,阴数相加得30,阴阳相加共为55数。所以古人说:“六合之数五十有五”,即六合之数为55,“以成改变而行鬼神也”,即万物之数皆由六合之数化生罢了。
2、生成之数:一六共宗,二七同路,三八为朋,四九为友,五十同德。天终身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多半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所以一为水之生数,二为火之生数,三为木之生数,四为金之生数,五为土之生数。六为水之成数,七为火之成数,八为木之成数,九为金之成数,十为土之成数。万物有生数,当生之时方能生;万物有成数,能成之时方能成。所以,万物生计皆有其数也。
3,五行之数:五行之数即五行之生数,便是水一、火二、木三、金四、土五,也叫小衍之数。一、三、五、为阳数,其和为九,故九为阳极之数。二、四为阴数,其和为六,故六为阴之极数。阴阳之数合而为15数,故化为洛书则纵横皆15数,乃阴阳五行之数也。
4,大衍之数:所谓”大衍之数50,其用49",便是用大衍之数猜测的占筮之法:以一为体,四十九为用,故其用四十又九。大衍之数的来历人言言殊,易学咱们京房、邵雍等都各有其说法。京房曰“五十者,谓十日、十二辰、二十八宿也,合五十”; 邵雍曰“天数二十有五之倍数,合五十”。
(三)二十八宿
所谓二十八宿是我国传统文明中的主题之一。广泛应用于我国古代地理、宗教、文学及星占、星命、风水、择吉等等法术中。不同的范畴赋予了它不同的内在,相关内容十分杂乱。它的开始来历,现在尚无结论。它把南中天的恒星分为二十八群,且其沿黄道或天球赤道(地球赤道延伸到天上)所散布的一圈星宿,它分为四组,又称为四象、四兽、四维、四方神,每组各有七个星宿,其来历至今尚不彻底清楚。
东方青龙七宿是角、亢、氐(dī)、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是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是奎、娄、胃、昴(mǎo)、毕、觜(zī)、参(shēn);南边朱雀七宿是井、鬼、柳、星、张、翼、轸(zhěn).印度、波斯、阿拉伯古代也有相似我国二十八宿的说法。
开始是古人为比较太阳、太阴、金、木、水、火、土的运动而挑选的二十八个星官,作为观测时的符号。“宿”的意思和黄道十二宫的“宫”相似,是星座表之意,表明日月五星地点的方位。到了唐代,二十八宿成为二十八个天区的主体,这些天区仍以二十八宿的称号为称号,和三垣的状况不同,作为天区,二十八宿首要是为了区划星官的归属。
二十八宿不仅是调查日、月、五星方位的坐标,其间有些星宿仍是古人测定岁时、时节的观测目标。如初昏时参宿在正南便是春季正月,心宿在正南便是夏日五月,等等。二十八宿环绕在天体大气候里边,循环往复的运转不断,别离主掌东、西、南、北四方天象,以分昼夜、寒暑的替换和阴阳气数的改变。一朝一夕,二十八星宿被赋予了不同内容的吉凶涵义,以附会民间大千国际的如火如荼,所以便成为古人择日选时又一重要理论依据。后来,民间术士又配以二十八种禽兽,进一步开展了二十八星宿的吉凶内在。对二十八宿别离与二十八种禽兽般配附会事物之吉凶,民间盛行的择吉黄历有很具体的记载。
(四)洛书
与河图相比较而言,洛书标志着我国原始文明的更高成果。洛书只用了9个自然数(而河图则用了10个),排列成一个正方形,构成华夏前史上影响深远的九宫图,且美妙结构和无量改变令中外数学家为之叹服!洛书开了幻方国际的先河,成为组合数学的开山祖师。数学家华罗庚对洛书十分推重,称“洛书或许作为咱们和另一星球沟通的前言,”因为另一星球的生命只需对着数数就行了,不用依托任何言语。
洛书的魅力招引了许多中外学者对洛书进行长时间的研讨,以为其是我国先民心灵思维的最高成果,能够说洛书一应俱全,奥妙无量,其小无内,其大无外,用之言天则天在其间,用之言地则地在其内,用之言人而人不在其外。它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初基,是中华民族原始文明的根由,是人类最为宝贵的前史文明遗产之一。
戴九履一,左三右七,四二为肩,八六为足。
不要以为这仅仅几个简略的数字,纵横十五,对宫合十,其间的数学令数学数都惊叹不已。
43+38+84=27+76+62
83+34+48=67+72+26
438+384+843=276+762+627
834+348+483=672+726+267
有人以为洛书来自北极星邻近的星图,实际上很或许是从河图演化而来。
(五)来历传说
关于河图洛书的来历。古今知道纷歧。因为它实在是太深邃、太奇特,超出了人类智力、理解力,所以古人只好归于神灵,《周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版,圣人则之。”《礼记·礼运》:“河出马图”。当然也有人持否定情绪,还有人以为是外星文明的产品。
(1)宓羲受河图,画八卦。 《尚书·顾命》孔安国传:“宓羲王全国,龙马出河,遂则其以画八卦,谓之河图。”《礼含文嘉》:“宓羲德合全国,天应以鸟兽文章,地应以河图洛书,乃则之以作《易》。”《汉书·五行志》:“刘歆以为宓羲氏继天而王,受河图,则而图之,八卦是也。”
(2)黄帝受河图,作《归藏易》。 《竹书编年》:“黄帝五十年秋七月,庚申,凤鸟至,帝祭于洛水。”注:“龙图出河,龟书出洛,赤文篆字,以授轩辕。”《路史·黄帝纪》:“黄帝有熊氏,河龙图发,洛龟书成……乃重坤以为首,所谓《归藏易》也。故曰归藏氏。”
(3)大禹受洛书。 《竹书编年》:“帝禹夏后氏。”陈注:“当尧之时,禹观于河,有长人,白面鱼身,出曰:吾河精也。呼禹曰:文命治水。言讫授禹河图,言治水事……洛书龟书是为洪范。”《汉书·五行志》:“刘歆以为,禹治洪水,赐洛书,法而陈之,九畴是也。”
除此之外,还有帝尧、帝舜、成汤、文王等得河图的传说。
然河图、洛书究为何物,宋曾经古籍文献一向未载,至宋陈抟始将失佚两千多年的河图、洛书及先天图、太极图传于后世。对此历代均有争议。环绕其来历,后世还有以下观念:①来历于道家炼丹摄生术。②来历于对银河即银河星象的观测。③来历于对古气候、方位的观测。④来历于北斗斗柄指向及由此而发生的古代历法。⑤洛书来历彗星的气体尾巴轨道。⑥河图数导源于《周易·系辞》“六合之数”,洛书亦导源于《周易》,以上诸说尚属一家之言,均未得到公认。
传说之一:
相传在宓羲氏时,宓羲氏教民“结绳为网以渔”,养蓄牲畜,促进了出产的开展,改进了人们的生计生活条件,因此,祥瑞迭兴,天授神物。有一种龙背马身的神兽,生有双翼,高八尺五寸,身批龙鳞,凌波踏水,如履平地,担负图点,由黄河进入图河(今洛阳市孟津县,白鹤、送庄乡境内),游弋于图河之中,人们称之为龙马。这便是后人常说的“龙马负图”。宓羲氏见后,按照龙马背上的图点,画出了图样。接着,又有神龟负书从洛水呈现。宓羲氏得到这种天赐的用符号表明的图书,遂据以画成了八卦。这便是《易*系辞上篇》记载的,“河出图,洛出版,圣人则之”。即宓羲氏“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故后人在宓羲氏龙马负图处修建了负图寺,以留念宓羲氏开辟文明的功劳。
传说之二:
据传在黄帝时,黄帝体察民情,亲身劳作,遭到公民的敬爱。一起也感动了天神,所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公民休养生息。一天,天神告知黄帝说,洛水里有龙图龟书,你假如得到它,将会把全国管理的更好,所以黄帝便带领众头目,巡游于洛水之上。一日,时值大雾,含糊看见一条大鱼被困于河滩上,黄帝十分怜惜这条大鱼的遭受,但又想不出什么好的解决办法,便命人杀五牲、祭天帝,并亲身跪下向天帝求助。天帝感动,连下大雨七天七夜,致使洛水暴升,大鱼得以挽救。大鱼走后,黄帝在洛水岸边得到了河图洛书,即《河图视萌篇》,上面用象形文字记载着人类所需的各种常识。这便是传说的“洛书鱼献”。据传,得书的地点在洛阳汉魏故城南,旧伊洛河汇流处。
传说之三:
传说禹时,禹治水来到洛河,见神龟负文,列于背,稀有自一至九,禹遂因此第之,以成九畴。《册府元龟·帝王部》也说“夏禹即皇帝位,雒出龟书,六十五字,是为洪范,此所谓雒出版者也”。这是说,大禹因治水有功,有德于全国,故万民赞颂,上天赐瑞。洛河入迷龟,龟长1.2尺,龟背上有65个赤文篆字。有的说,此即《尚书》里的《洪范》篇,是管理国家的九种大法。
(六)宓羲
传说中最早与河图、洛书发生联络的是宓羲。宓羲是何许人也?宓羲是中华民族的人文鼻祖,所在年代约为新石器年代前期,相传他依据六合万物的改变,发明创造了八卦,成为我国古文字的发端,也完毕了“结绳纪事”的前史。他又结绳为网,用来捕鸟打猎,并教会了人们渔猎的办法,他的活动,标志着中华文明的开始,也留下了很多的神话传说。
宓羲(xi)又作宓羲、庖牺(亦称庖牺氏)、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太昊,史记中称伏牺。宓羲聪明过人,相传其人首蛇身,与其妹女娲成婚,生儿育女,成为人类的鼻祖。又说宓羲并非人首蛇身,而是真实的道家的创始人,人首蛇身便是“道”字的原型,用其表明道。又相传他是古代华夏部落的出色领袖,仍是东方天帝。
其实宓羲的传说最早见于《庄子》,司马迁《史记》对之持审慎情绪,东汉班固《汉书》才把宓羲推到三皇之首、百王之先的位置。但前史上未必真有其人。“河出图,洛出版,圣人则之”,也未明说这圣人便是宓羲。
二、 太极、两仪、四象、八卦
(一)太极
要了解河洛文明,还要从世界洪荒说起。
太极是说明世界从无极而太极、以致万物化生的进程。无极即道,是比太极愈加原始愈加终极的状况,两仪即为太极的阴、阳二仪。
《易经》:“易有太极,始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孔颖达疏:“太极谓六合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便是太初、太一也。”
《圣经·新约·约翰福音》第一名话: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
《老子》:道生一,终身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列子》谈到太易、太始、太初、太素、太极世界五阶段说法。
朱熹以为太极是“理”,“太极仅仅一个理字,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行顺布,四时行焉。五行——阴阳也,阴阳——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改变无量焉。六合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生,必禀此理,然后有性。”
周敦颐以为太极是气,程颐、程颢以为是无极、是道,“散之有理,则有万殊;统之在道,则无二致”。概言之,太极就成为六合万物的根柢和纽带,是决议全部和派生全部的精力实体.因为官方对程朱理学的推重,这种说法渐成主导思维。
(二)八卦
1.先天八卦
六合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
2.后天八卦
后天八卦图又称文王八卦图,即震卦为开始点,位列正东。按顺时针方向,依次为巽卦,东南;离卦,正南;坤卦,西南;兑卦,正西;乾卦,西北;坎卦,正北;艮卦,东北。如标志节气,则震为春分,巽为立夏,离为夏至,坤为立秋,兑为秋分,乾为立冬,坎为冬至,艮为立春。便是序数为: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五为中宫,乾六、兑七、艮八、离九《说卦传》曰:“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谓这长女。坎再索而得男,故谓之中男。离再索而得女,故谓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谓之少男。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说卦传》曰:“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邵子曰:“乾统三男于东北,坤统三女于西南,乾、坎、艮、震为阳,巽、离、坤、兑为阴”。
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是什么联络、先天八卦怎么演变为后天八卦,好像也没有令人信服的说法。听说当年陈抟传河图、洛书、太极图时,还有易龙图,显现了先后天八卦的演化进程。古人采纳含糊化的说法:先天为体,后天为用。我信任易龙图仍在传承,现在易学职业有人宣称已破译了易龙图.有缘者或许能够得到真传。
相传宓羲受龙马身上图文的启示而画出了八卦,后人因之,“夏曰连山,殷曰归藏,周曰周易”(郑玄《易论》)。“列山氏得河图,夏人因之曰连山;归藏氏得河图,殷人因之曰归藏;宓羲氏得河图,周人因之曰周易”(张衡《论易》)。“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周礼.春官.太卜》).“西伯盖即位五十年,其囚羑里,盖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史记.周本记》)。“易始八卦,而文王六十四,其益可知也”(杨雄《法言》)。
八宫卦为八纯卦,变六十四卦。
六十四卦的排序有多种,各有其深邃的易理。
祖父笔记独家运用,转载请联络网站管理人员!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