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又三个时辰,因而,本年要想知道下一年的立春时节,只需求在本年立春时节的基础上,再添加五天三个时辰就可以了。每个节气的时间是十五天五个小时又十五分钟。以此为根据,从立春到立秋,合计有三十三个时辰,也便是将近三天的时间。所以从立春那天往后推三天便是立秋。这儿的隔位是对冲的意思,退岸是说要退一步。也便是说,与立秋日对冲之日退一位便是立夏。从立夏到立冬的时间与立春到立秋的时间是相同的,因而,从立夏天往后推三天便是立冬。
以嘉靖十七年,也便是戊申年为例,甲子日午时立春。要想知道来年什么时候立春,只需求在本年立春时节的基础上,顺增五天三个时辰就可以了。比方,甲子日立春,顺增五天三个时辰,便是己巳日酉时。也便是说,本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己巳日酉时便是来年的立春时节。所谓“立春三日便逢秋”,即从甲子日午时到丁卯日丑时是三日六个时辰,也便是说,六月二十四日丁卯日丑时立秋。所谓“隔岸退位夏更临”,即坚持天干不变,而将地支退丙申一位,也便是说,乙未日酉时立夏。所谓“再过三朝冬又到”,即从立夏天乙未日酉时往后推三天,也便是说,九月二十六日戊戌巳时立冬。
月亮和太阳相会后,咱们只能看到月亮的一小部分,这种现象叫做“朔”。月朔是自古就有的,每个月都有初一、初九和二十九。以大月来说,五个天干与九个地支相连在一起;以小月来说,四个天干和八个地支相连在一起。四十七年前有闰月,四十七年后的二月便是闰前二月。这是完全正确的,一切都在掌诀之中。但中气地点的方位是不同的。闰月之前的中气在月末;闰后之月的中气在每个月的初一。没有中气,被称为闰月。
清楚地知道每个节气的时间后,就不需求再专门检查节气了。五时二刻是惊蛰,十时四刻是清明。三时六刻是立夏,九时是芒种。二时二刻是小暑,七时四刻是秋分。三日六刻是白露,三日六时是寒露。三日十一二是立冬,四时四刻是大雪。四时九刻是小寒,五日三时是立春。节过了子时,就再加上一天。这种提法一定要牢记在心。
『此★文为祖父笔记文章,未经答应★不得转载!』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