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背60详细说明 第六象已巳(重塑唐代)

  推背图源于唐代重臣,源于李淳风与袁天罡之手。据传说有一日李淳风与袁天罡喝酒,忽闻天空异象感慨万千,就预测分析了后人会产生的一些事。本书一共60象,连现如今的会产生的事,都是在其书里可以寻找。当期的推背图专题讲座,要为大伙儿详细介绍的恰好是第六象已巳(重塑唐代),很感兴趣的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推背图原文:第三象 已巳

  【谶曰】

  非全是都 非皇是皇

  伤痛既去 日月复光

  【颂曰】

  大帜巍峨树两京 辇舆今日又东行

  八荒重塑老百姓乐 一二年来见安宁

  白话表述:

  1:解谶

  【非全是都 非皇是皇】并不是国都的灵武变成京东,皇太子变成皇上。

  黄巢起义皇家逃出北京长安,玄宗逃到蜀地。皇太子李亨在灵武称帝,暂以灵武为京东,把玄宗尊为太上皇。

  【伤痛既去 日月复光】黄巢起义长子县,天地重见安宁。

  2:解颂、图

  【大帜巍峨树两京 辇舆今日又东行】“大帜”:旗子。“两京”:唐代称北京长安为西京特大,洛阳市为日本东京。“辇舆”:皇帝的车驾鸾仪。与图上相对应。

  本句指757年九、十月,郭子仪和挂靠大元帅广平王李豫[1]占领北京长安、洛阳市,十二月,唐高宗从西蜀(四川)往东回到北京长安京都。

  【干坤重塑老百姓乐】占领两京视作干坤重塑,两京老百姓见安宁。“干坤重塑”:指郭子仪重塑唐代:郭子仪授命于危急当中,屡建奇功,占领两京以后,肃宗告诉他:“虽吾世家国,实由卿重塑”。“老百姓乐”:两京老百姓初遇安宁。似又指郭子仪备受老百姓的拥戴。

  【一二年来见安宁】谶语的设谜,有时候有意在字面把人引到误入歧途,才可以既不泄漏天机,又暗含真义,不然此等就被看透了。本句通常被了解为:还有一、二年就安宁了。而对比历史事实,其寓意则是:遗憾看到的安宁仅有一、二年。

  757年占领两京,洛阳市仅有一两年的安宁,759年五月又深陷史思明之手。761年,史思明被他的儿子史朝义所害,史朝义继位。762年十月,唐代宗向回纥借兵,再度开启郭子仪占领了洛阳市。史朝义逃窜莫州(今河北任丘北),763年正月自缢身亡。黄巢起义经历七年3个月,到此完全平复。但好景不常,下一象的兵灾又要开局了。


  第六象讲的是啥:【重塑唐代 

  第六象图上画着一个大门,意味着国都北京长安。前边两个人手持仪仗,为皇上开道,后边车里坐下来一个人,一人手推车,为唐高宗回到北京长安之象,谶写道:“非全是都,非皇是皇,伤痛既去,日月复光。”

  “非全是都”是说国都为皇上所居,但皇上却逃往四川,四川并不是国都,却有皇上在。“非皇是皇”,指唐高宗已将帝位发送给皇太子李亨,李亨已经是皇上,但唐高宗仍号为太上皇。后几句指唐肃宗选任郭子仪、李光弼等,将安禄山、史思明打得一败再败,使唐王朝“日月复光”。

  颂文是“大帜巍峨树两京,辇舆今日又东行。八荒重塑老百姓乐,一二年来见安宁。”两京指洛阳市和北京长安;辇舆是皇上的车乘。四句疏忽是说,唐代击败安、史反贼,使唐代旗帜又在两京冉冉升起,唐高宗又坐下来车由四川回到。唐代再度平稳也是老百姓的幸福快乐,但彻底安宁也要一二年的時间。

  

祖父笔记独家代理应用,转截请联络网址管理者!


随机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