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道怎样用《易经》算卦吗
简略的,分为占和卜两种,占即“料事如神”,不必抽签、龟筮等等来先把卦象搞出来,然后再解卦。而是直接通过数字起一卦,如东方来风,可见一卦火风鼎,东为离,风为巽,又加上其时时刻除6所余为动爻,就成一卦。至于卜卦,不太清楚,形似有一种是50根蓍草,取出一根放中心意挂一,然后分两份,然后再分如此,记住不清了,最终得卦。
可是得卦不难解卦难,卦里改变,生克,都要研讨,加之还要修习道家神仙之学,弄清思维,纵览百家,融会贯通,方能称心如意
何为易经算卦,64卦怎样解读,
算卦的东西可所以算筹,便是犬牙交错的草杆;也可所以铜钱,外圆内方的那种,听说时代越久的越灵验;还可以没有什物起心卦,十足的唯心主义。
易经的64卦如下:
1、乾为天 2、坤为地 3、水雷屯 4、山水蒙 5、水天需 6、天水讼 7、地水师 8、水地比 9、风天小畜 10、天泽履 11、地天泰 12、六合否 13、天火同人 14、火天大有 15、地山谦 16、雷地豫 17、泽雷随 18、山风蛊 19、地泽临 20、风地观 21、火雷噬嗑 22、山火贲 23、山地剥 24、地雷复 25、天雷无妄 26、山天大畜 27、山雷颐 28、泽风大过 29、坎为水 30、离为火 31、泽山咸 32、雷风恒 33、天山遁 34、雷天大壮 35、火地晋 36、地火明夷 37、风火家人 38、火泽睽 39、水山蹇 40、雷水解
41、山泽损 42、风雷益 43、泽天夬 44、天风姤 45、泽地萃 46、地风升 47、泽水困 48、水风井 49、泽火革 50、火风鼎 51、震为雷 52、艮为山 53、风山渐 54、雷泽归妹 55、雷火丰 56、火山旅 57、巽为风 58、兑为泽 59、风水涣 60、水泽节 61、风泽中孚 62、雷山小过 63、水火既济 64、火水未济
至于解读,各家各说,都是一本书的容量,没有统一标准。网上都查得到。
怎样用易经卜卦
1.硬币法,带字的一面为阳,另一面为阴。每卦由六爻组成,故预备六个铜钱或硬币,把其间的一个硬币用笔做个符号。用手或器皿把硬币摇一摇,然后把硬币从上到下摆好,看是啥卦,看符号在哪个硬币上便是第几爻。然后结合实际了解爻义。有时分你或许不知道自己这样了解对不对。这是就需求断吉凶,分对错。我有384爻每爻的吉平凶。占完一卦后,我都会再占一卦,问自己的了解是否正确,吉是对,凶是错,平是对一半错一半。占卦是再与天师交流,不是你想要知道什么他都会照实答复,就算诈骗你是为你好。但这种占法有声响不荫蔽,下面是字数法。
2.字数法.原理是先天八卦:乾1巽2离3艮4兑5坎6震7坤8。在书上随意看选3个字数笔画如:“学”“算”“卦”笔画别离为8,14,8。前两个数若大于8别离÷8的倍数,取余数。若小于或等于8就取这个数。“学”取8为坤,“算”取6为坎,合起来便是地水师卦。最终一个数÷6得余数定是哪一爻。故“卦”字8÷6余2,故取第二爻,地水师卦二爻为“在师之中”意思是深思远虑打胜仗,为吉爻。
留意:信则灵,不信则不灵,人要有良知和品德底线,卦象假如让人作恶,就不要跟着他走。
假如需求384爻每一爻的吉平凶。可以和我要。
怎样才能用易经算卦
易是改变,经为办法(或说经典)。即论述改变的经文(易之经),易经是一部谨慎的哲学作品,并能在科学的规模内用作法术占卜。仅仅十分深奥难懂,才会有许多顺理成章之说。 《易经》是我国文明最陈旧的典籍,也是我国传统文明的首要代表作。历代正统派的学者,用许多不同的文字赞扬它,大致说来,推重它为“群经之首”,致予无上的敬意,相反的,以为仅是古代的一部卜筮之书,近于巫祝的诬词,卑不足道。仅仅通过孔子的传述《周易》今后,又加上历代许多学者勉强附会,才有了后世的顺从和敬重。甚之,近代以来,还有许多相似轻浮的讽刺 无可否认的,《易经》原是上古卜筮的学术,但到了商、周之际,通过文王的收拾和注述,把它由卜筮的规模,进入“天人之际”的学术范畴,由此《周易》一书,便成为我国人文文明的根底。自东周以来,再通过孔子的研讨和传述,一起又散为诸子百家学术思维的源泉,这是无可否认的现实。 因而,如要研讨我国文明,无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儒、道、墨和诸子百家,甚至唐、宋今后的儒、佛、道等诸家之学,不从《易经》探研,便有数典忘祖之概了。“易更三圣”,这是秦、汉今后的作者,关于上古构成易学传统者公认的定说,也是咱们现在开端研讨易学者有必要先得了解的问题。 秦、汉今后,儒家学者的一起承认,开端画八卦的,是咱们的老祖宗宓羲氏;演绎八卦的,当然是周文王;发扬易学精义的,便是孔子。因而说“易更三圣”,便是指画卦者宓羲,演卦者文王,传述者孔子。现实上,文王演卦而作“卦辞”,他的独生子周公又祖述文王的思维,而发扬扩大之,便著了“爻辞”。为什么三圣之中却不说到周公呢?据汉儒的解适应症,依据古代宗法的观念,父子相从,因而三圣之中便不别的说到周公了。关于这个问题,如此结案,是否公允而有理,仍是很难承认。 开端画卦的,当然是宓羲,这是毫无疑问的事。通过文王演卦,周公祖述,孔子发扬今后,硬要赖掉周公在文体学术上的劳绩,恐怕孔子梦对周公时,于心难安。一起,又轻易地溜掉“更三圣”的这个“更”字,也不应该。古文更字又有从前的意思,所谓“易更三圣”才,是指易学通过三位圣人学者的收拾,才得发扬光大。 由宓羲画八卦开端,到了商、周之际,再通过文王、周公、孔子三圣的研讨和作品,才建立了《周易》学术思维的体系。因而,可知“易更三圣”一语,严厉的说,应该是对《周易》一书而言。假如说对一切易学体系来说,硬拉下宓羲来将就三圣,好像有点勉强。连带这个问题而来的,便是“文王演易”和重复演绎为六十四卦的问题了。 宓羲画卦,这是古今公认的现实,由八卦演绎成六十四卦,却有四种说法:(一)以为六十四卦也是宓羲所摆放的。(二)有的以为六十四卦也是文王的演绎。(三)以为由八卦重复排演成六十四卦的是神农氏。(四)以为重复演卦的人是夏禹。建议榜首说的,以王弼(辅嗣)等为最有力,建议第二说的是司马迁等,建议第三说的是郑玄等,建议第四说的是孙盛等。 要把这四种说法加汉考据承认,真实不容易,而且几乎是绝不或许的事。至于承认重复卦象的人是周文王,大概是从“文王演易”这个“演”字,不能硬说便是演绎六十四卦的寓意,只能说是对《周易》一书六十四卦摆放的次第和方法,以及《周易》书中对卦爻辞的演义而言,这是无可否认的,都是文王的创造,至于宓羲画出的卦象,它的本来次第程式究竟是怎样排演的,为什么《连山易》的摆放以艮卦为首,《归藏易》的摆放为什么以坤卦为首等问题,都是值得研讨的,王辅嗣的建议,以为重复排演六十四卦者,仍是宓羲的创造,这是最为有理的。《十翼》的作者及其他 研讨易学,都须知道有汉儒郑玄所提出的《十翼》之说,“翼”,当然是羽翼的意思。《周易》一书的内容,有十种论著,都是辅翼易学,发扬而光大之的首要作品。这便是:①上经的彖辞。②下经的彖辞。③上经的象辞。④下经的象辞。⑤《系辞上传》。⑥《系辞下传》。⑦《白话》。⑧《说卦传》。⑨《序卦传》。⑩《杂卦传》。这是郑氏关于《周易》内容所作的分类规模,凡欲研讨易学者,应领先加了解。 至于有关《十翼》的作者问题,大致说来,又有三种异同的见地。 一般的承认,《十翼》都出于孔子的手笔。这是传统的观念,彻底归于尊孔的认识所动身。 其次,以为文王作卦辞,当然没有问题。可是象辞也是周公的作品,而且依据《左传》中“韩宣子适鲁,见易象”说:“吾乃知周公之德”的话,更为有力的佐证。汉末的学者马融、陆绩等,都赞同建议此说。 现实上,象辞与彖辞对卦象的结论,有许多当地,互相互有收支,真实难以承认同是一人的观念。复次,除了象辞、彖辞以外,关于《系传》以及《序卦》、《说卦》等篇,不但它的文词、思维,处处有先后异同的论调,严厉说来,肯定不能以为都是孔子的手笔。其间有许多观念,或许都是孔子今后后人的作品。或许可以说是孔门弟子们的作品,通通归并于夫子的名下,那也是古代作品中常有的事。
《易经》第四十四卦 怎样了解?
第四十四卦 姤
姤,是相遇的意思,是“大材小用”的“遇”,一起当然也是“高山流水遇知音”的“遇”。《论语》里有一句“有朋至远方来,不亦乐乎”,其实说的是情投意合的相遇,并不是指真的有熟人从很远的当地来到这。不过,朋友许多却倍感孤单的仍是大有人在,由于短少知音。我曾听一位长者给我解说过“任人唯贤”的意义,这儿的用人之道,要点仍是在于“知人”,一个尽管做得不错,但无人知晓,没人乐意引见的人,再有才也是没用。
这个卦很风趣,跟前一卦相同是五个阳爻,一个阴爻,前一卦说这个阴爻是指小人,而这儿,阴爻是指那个怀才的人。这儿的五个阳爻,指的是与怀才的人有必定联系的几种人。
初六,怀才的人要守持正固,不要急于有所前往。前往哪里?有才的人当然心里早有方针。为什么不要急?由于做人要甘于普通,是你的便是你的,不是你的,只能阐明它还不是你的。不甘于普通,那只能是苦楚。不过,乐意苦楚并爽着的人有许多。
九二,“包有鱼”,厨房里发现一条鱼,鱼是谁?便是初六,那个怀才的人。这个九二,很有或许便是那个与初六朝夕共处的人,更有或许与初六有上下级联系。大材小用的人是比较不幸的,前天晚上得了“快男”冠军的陈楚生,知名之前竟然当过外卖仔。作为九二的人,能在大明星成名之前就共处在一起是走运的,他们所应做的,是尽量地协助那些大材小用的人,而不要为己所用。
九三,指的是想寻觅初六的人,并没有像预期那样顺畅找到,但正由于没有找到,而没有遭到邪伤。我看到这句话时,有点吃惊。我知道“爱屋及乌”的道理,但没有找到人才,就省下了不少供养人才的薪酬,省下了不少办理高级人才的功夫,好像难以了解这有什么可幸亏的。但凡事仍是要全面地调查考虑,引进了人才,有时分会起到“引狼入室”的反效果。所以这儿首要仍是为了劝诫运用人才的企业单位不要过于依靠人才的效果,更不要夸张人才的效果,过火依靠和夸张,对人才其实是一种损伤,对自己企业单位也是一种损伤。
九四,“包无鱼”,厨房里失掉一条鱼。这个鱼当然仍是指初六,那个人才了。但这儿要害还不在于失掉人才,而在于由于失掉人才而引起争夺人才的纷争。这类工作在一些企业不是什么新鲜事,留不住人才的状况有许多种,但要害仍是在于怎样对待人才流失这件事。不行强争,人才才可留得住。假如在平常就善待人才,让他们充分发挥特长,恰当提提薪酬,提提职务待遇,就比起人才觉得持续呆下去没前途要走时搏命加薪酬地作款留状,要有用得多。不过这种争夺大多仍是发生在人才商场,劳力商场。工厂没人干活的时分才想到加薪酬,提福利,就有点晚了。
九五,“以杞包瓜”,描述保护人才就像用巨大的杞树蔽护甜瓜相同。只要这样,更好的人才才会川流不息地前来。这便是“千金买马头”这个典故所教授的道理。
上九,人才现已被九五所请走,尽管心里觉得惋惜,但没有咎害。这儿的道理与九三的差不多。九三是人才还没有主的时分,上九是人才现已有主的时分,两者都没有可以请到人才,道理是相同的。
附原文:
《易经》第四十四卦 姤 天风姤 乾上巽下 姤:女壮,勿用取女。彖曰:姤,遇也,柔遇刚也。勿用取女,不行与长也。 六合相遇,品物 咸章也。 刚遇中正,全国大行也。 姤之时义大矣哉!象曰:全国有风,姤;后以施命诰四方。 初六:系于金柅,贞吉,有攸往,见凶,羸豕踟躅。 象曰:系于金柅,柔道牵也。 九二:包有鱼,无咎,晦气宾。 象曰:包有鱼,义不及宾也。 九三:臀无肤,其行次且,厉,无大咎。 象曰:其行次且,行未牵也。 九四:包无鱼,起凶。 象曰:无鱼之凶,远民也。 九五:以杞包瓜,含章,有陨自天。 象曰:九五含章,中正也。 有陨自天,志不舍命也。 上九:姤其角,吝,无咎。 象曰:姤其角,上穷吝也。 姤卦终
文章来自祖父笔记,未经答应♀不得♀转载!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