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午时是指几点到几点
午时是指上午11时正至下午 1 时正。
天色计时法 地支计时法 现代计时法
夜半 子时 23点--01点
鸡鸣 丑时 01点--03点
平旦 寅时 03点--05点
日出 卯时 05点--07点
食时 辰时 07点--09点
隅中 巳时 09点--11点
日中 午时 11点--13点
日昳 未时 13点--15点
晡时 申时 15点--17点
日入 酉时 17点--19点
傍晚 戌时 19点--21点
人定 亥时 21点--23点
扩展材料
午时即日中,又叫日正、正午等:(上午11时正至下午 1 时正)。而正午十二时又有平午、平昼、亭午等别称。如宋苏舜钦《紫阁寺联句诗》:“日光平午见,雾气半响蒸。”这时分太阳最强烈,相传这时阳气到达极限,阴气将会发生,而马是阴类动物。
十二时辰是古人依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改变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概括总结、首创于世的。十二时表时共同、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地理历法的一大杰出贡献,也是我国绚烂的文明珍宝之一。
参考材料百度百科-午时
午时是指上午11时正至下午 1 时正。
午时即日中,又叫日正、正午等:(上午11时正至下午 1 时正)。而正午十二时又有平午、平昼、亭午等别称。如宋苏舜钦《紫阁寺联句诗》:“日光平午见,雾气半响蒸。”这时分太阳最强烈,相传这时阳气到达极限,阴气将会发生,而马是阴类动物。
十二时辰是古人依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改变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概括总结、首创于世的。十二时表时共同、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地理历法的一大杰出贡献,也是我国绚烂的文明珍宝之一。
扩展材料:
我国古代把一天区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持平於现在的两小时。相传是古人依据我国十二属相中的动物的出没时刻来命名各个时辰。
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运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傍晚、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明,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顺次递推。
释义
词目:午时
根本解说
[the period of the day from 11 a.1 p.m.] 指上午十一点至下午一点,为老式计时法
详细解说
1. 古代计时法将一天一夜分为十二时辰,上午十一点到下午一点为午时。亦泛指正午前后。
唐?白居易?《午睡》诗:“不作午时眠,日长安可度?”《儿女英雄传》第三一回:“这一个可着了我一药箭,只需到午时,他这条命,可就告知了。”
2. 深夜。
宋?王禹偁?《中秋月》诗:“何处见清辉,登楼正午时。”
子~23:00-01:00
丑~01:00-03:00
寅~03:00-05:00
卯~05:00-07:00
辰~07:00-09:00
巳~09:00-11:00
午~11:00-13:00
未~13:00-15:00
申~15:00-17:00
酉~17:00-19:00
戌~19:00-21:00
亥~21:00-23:00
参考材料:搜狗百科-午时
午时为11:00~13:00。一天十二个时辰 : 子时——23时~1时 ? 子属鼠 ; 丑时——1时~3时,丑属牛 ;寅时——3时~5时,寅属虎 ; 卯时——5时~7时,卯属兔 ;辰时——7时~9时,辰属龙 ;巳时——9时~11时,巳属蛇。
午时——11时~13时 ?午属马 ;未时——13时~15时 ?未属羊 ;申时——15时~17时,申属猴 ;酉时——17时~19时,酉属鸡 ;戌时——19时~21时,戌属狗? ;亥时——21时~23时,亥属猪。
扩展材料:
西周时就已运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傍晚、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明,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顺次递推。
【子时】夜半,又叫深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叫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拂晓、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替换之际。(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叫日始、拂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刻。(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叫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便是吃早饭时刻,(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叫日禺等:接近正午的时分称为隅中。(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叫日正、正午等:(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叫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昳。(13时至15时)。
【申时】晡时,又叫日铺、夕食等:(15时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叫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分。(17时至19时)。
【戌时】傍晚,又叫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落山,天将黑未黑。六合模糊,万物模糊,故称傍晚。(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叫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现已中止活动,安歇睡觉了。人定也便是人静。(21时至23时)。
参考材料:百度百科——时辰
午时是指上午11时正至下午1时正。
1、我国古代把一天区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持平於现在的两小时。相传是古人依据我国十二属相中的动物的出没时刻来命名各个时辰。
2、十二个时辰别离以地支为称号,从深夜起算,深夜十一点到一点是子时,正午十一点到一点是午时,又叫日正、正午。
扩展材料:
1、子时是23:00~24:59,配上的属相是鼠,五行为“水”。丑时是1:00~2:59,配上的属相是牛,五行为“土、金、水”。
2、寅时是3:00~4:5,配上的属相是虎,五行为“木、火”。卯时是5:00~6:59,配上的属相是兔,五行为“木”。
3、辰时是7:00~8:59,配上的属相是龙,五行为“土、水、木”。巳时是9:00~10:59,配上的属相是蛇,五行为“火、金”。
4、未时是13:00~14:59,配上的属相是羊,五行为“土、火、木”。申时是15:00~16:59,配上的属相是猴,五行为“金、水”。
参考材料:搜狗百科_午时搜狗百科_时辰
天色计时法 地支计时法 现代计时法
夜半 子时 23点--01点
鸡鸣 丑时 01点--03点
平旦 寅时 03点--05点
日出 卯时 05点--07点
食时 辰时 07点--09点
隅中 巳时 09点--11点
日中 午时 11点--13点
日昳 未时 13点--15点
晡时 申时 15点--17点
日入 酉时 17点--19点
傍晚 戌时 19点--21点
人定 亥时 21点--23点
2、午时是几点到几点钟,午时是什么时分
午时是上午11时正至下午 1 时正。
而正午十二时又有平午、平昼、亭午等别称。如宋苏舜钦《紫阁寺联句诗》:“日光平午见,雾气半响蒸。”这时分太阳最强烈,相传这时阳气到达极限,阴气将会发生,而马是阴类动物。
十二时辰是古人依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改变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概括总结、首创于世的。十二时表时共同、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地理历法的一大杰出贡献,也是我国绚烂的文明珍宝之一。
扩展材料:
时辰来历
古代劳动人民开始描绘时刻首要参照清楚明了的天象、动物生物钟和日常作息,比方鸡鸣、平旦、朝食、日中、人定等,后来逐步改用授时设备读数来描绘,后来也逐步给这些授时设备读数配上了五行。
比方,给甲乙两字配上木(4:48-9:36)、给丙丁两字配上火(9:36-14:24)、给戊己两字配上给土(14:24-19:12)、给庚辛两字配上金(19:12-24:00)、给壬癸两个字配上水(0:00-4:48)。
参考材料来历:百度百科-午时
为什么其时行刑总是选在“午时三刻”?其实这个仍是有必定考究的。
这个得从我国古代的计时办法说起。现时每昼夜为二十四小时,在古时则为十二个时辰。古时的时辰不以一二三四来算,而用子丑寅卯作标,又别离用鼠牛虎兔等动物作代,以便利记。
详细区分如下: 子(鼠)时是十一到一点,以十二点为正点;丑(牛)时是一点到三点,以两点为正点;寅(虎)时是三点到五点,以四点为正点;卯(兔)时是五点到七点,以六点为正点;辰(龙)时是七点到九点,以八点为正点;巳(蛇)时是九点到十一点,以十点为正点;午(马)时是十一点到一点,以十二点为正点;未(羊)时是一点到三点,以两点为正点;申(猴)时是三点到五点,以四点为正点;酉(鸡)时是五点到七点,以六点为正点;戌(狗)时是七点到九点,以八点为正点;亥(猪)时是九点到十一点,以十点为正点。
古代除了用圭表、日晷计时外,还以漏刻计时。这种计时办法分一昼夜为一百刻(一刻相当于今日的14.4分钟)。“漏刻”中的“漏”指漏壶;“刻”指刻剑。漏刻是一种比日晷用处更大的计时器,它能够用来计时、守时,并且不受夜晚和气候改变的约束。
最早的漏壶很简单,便是一把带提梁的壶,在壶的下边留一小孔,箭秆上有刻度。看水退到哪一刻度就知道是什么时刻。通过不断改进,漏刻的结构日臻完善。我国现在现存最完好的一件古代计时漏刻,是元代所造,现保藏于我国历史博物馆。这套漏刻由四个漏壶组成,安放在阶梯式的坐架上,高2.64米。由上而下,最上层的漏壶叫做日壶,第二层的叫做月壶,第三层的叫做星壶,最基层的叫做受水壶。日、月、星壶的下部都有一个滴水龙头,水顺次沿龙头下滴。在受水壶铜盖中心,插着一把固定的铜尺,自上而下刻有子到亥时,共十二时辰。别的还有一个木质的浮箭,固定在浮舟上,紧靠铜尺,指向时辰刻度。
漏刻在我国古代计时中一向扮演着重要的人物,直到近代西方挂钟传入并在我国推行,才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那么,“午时三刻”是现在的什么时刻呢?
古代两个小时为一个时辰,子时是夜里十一点到清晨一点,那么午时应该在正午的十一点到一点之间,午时三刻应该是在十一点44分左右。
午时三刻将近正午十二点,太阳正当空,是地面上暗影最短的时分。此时,正是大气、地表、云层等接收了太阳辐射,从而使周围环境温度大幅上升的时分。这在其时人看来是一天傍边“阳气”最盛的时分。我国古代一向以为杀人是“阴事”,不管被杀的人是否咎由自取,他的鬼魂总是会来羁绊作出美文判定的法官、监斩的官员、行刑的刽子手等等和他被处死有干系的人员。所以在阳气最盛的时分行刑,能够压抑鬼魂不敢出现。这应该是习惯上“午时三刻”行刑的最首要原因,所以在旧小说和戏文中才多出现“午时三刻”问斩的画面和场景。
“午时三刻”问斩监犯还有另一层意思。在“午时三刻”,人的精力最为萧索,往往出现昏昏欲睡的状况,处于“伏枕”的边际,所以此时处决监犯,监犯在被砍头的瞬间,或许苦楚会削减许多。如此看来,挑选这样的时刻来处决监犯,也有一些谅解监犯的考虑,表现了古代严格法治下尚存的一丝人道主义
午时即日中,又叫日正、正午等:(上午11时正至下午 1 时正)。
申时是下午3时正至下午5时正。
十二时辰是古人依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改变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概括总结、首创于世的。
十二时表时共同、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地理历法的一大杰出贡献,也是我国绚烂的文明珍宝之一。
3、午时是几点?午时一刻是几点?
午时指的是11:00-13:00。
我国传统计时单位。把一昼夜平分为十二段,每段叫做一个时辰,合现在的两小时。十二个时辰别离以地支为称号,从深夜起算,深夜十一点到一点是子时,正午十一点到一点是午时。?
古代劳动人民开始给一天内的气候配了代表词。如早晨因太阳出来而植物启动了成长,所以这时辰别名为“木”。
到了正午太阳最旺盛,空气中、土地里火热,所以时辰别名为“火、金”和“火、土”。
下午5-7点最枯燥,果实糖份最足够,这时辰别名为“金”。到了深夜12点,环境全部镇定,这时辰别名为“水”。
西周时就已运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傍晚、人定。
又用十二地支来表明,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顺次递推。
在我国古代,人们用“铜壶滴漏”的办法计时,把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对应于今日的二十四小时。
深夜十一点到一点的时刻为子时,一点到三点为丑时,三点到五点为寅时,其他的以此类推。古代的一个时辰相当于今日的两个小时,所以,当挂钟刚刚传入我国时,就有人把一个时辰叫做“大时”,新时刻的一个钟点叫做“小时”。
今后,跟着挂钟的遍及,“大时”一词也就消失了,而“小时”却沿用至今。
午时三刻是指现在的正午12点45分 午时是11~13时 一刻为15分,故三刻为45分 …… 细心看了之后他人的答复,我想想如同也不大对 在字典里的午时三刻只说了它是指12点,却没说几分 所以再去找了找答案 看到以下解说 : 古代一昼夜划为十二个时辰,又划为一百刻。 (「刻」本来指的便是计时的滴漏桶上的刻痕) (一昼夜滴完一桶,区分为一百刻) 「时」和「刻」实际上是两套计时体系单位,换算比较费事, 均匀每个时辰合八又三分之一刻。 「午时」一般约合今日的正午十一点至十三点之间, 午时三刻是将近正午十二点,太阳挂在天空中心,是地面上暗影最短的时分。 所以正确答案应该是, (以24小时制答复)午时三刻大约是11点45分。 以一日一百刻来核算的话可知午时三刻是11点43分12秒。 (一刻为14分钟24秒,大约为15分钟。)
我国古代把一天区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持平於现在的两小时。相传是古人依据我国十二属相中的动物的出没时刻来命名各个时辰。详细区分如下:
1. 子(鼠)时是十一到一点,以十二点为正点。
2. 丑(牛)时是一点到三点,以两点为正点。
3. 寅(虎)时是三点到五点,以四点为正点。
4. 卯(兔)时是五点到七点,以六点为正点。
5. 辰(龙)时是七点到九点,以八点为正点。
6. 巳(蛇)时是九点到十一点,以十点为正点。
7. 午(马)时是十一点到一点,以十二点为正点
8. 未(羊)时是一点到三点,以两点为正点。
9. 申(猴)时是三点到五点,以四点为正点。
10. 酉(鸡)时是五点到七点,以六点为正点。
11. 戌(狗)时是七点到九点,以八点为正点。
12. 亥(猪)时是九点到十一点,以十点为正点。
4、什么是真太阳时刻,什么是时辰头,时辰中
真太阳时刻的算法比较复杂,跟出世的日期和出世的时辰(几点几分几秒)、出世区域这三个要素有关。至于怎样把北京挂钟时刻换成真太阳时刻的话,咱们能够直接运用网站上的星座(或星盘)在线排盘东西来进行查询。你只需输入某个人的出世日期、时刻、出世区域等信息后,就能够快速精确地知道自己的真太阳时刻了。
例如:某女于公历1982年4月20日12时58分在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出世,运用在线排盘东西查出她的出世的真太阳时刻为:公历 1982年04月20日 12点18分40秒。
我对真太阳时刻不明白,本来没有这么叫的,夏令时我国就实行了一阵,就不用了.咱们一般算命是按正常的北京时刻来算,也便是曩昔的老钟点,下午3—5点是申时.
☆本文来自祖父笔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