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运六气计算表

五运六气包含五个方面:司天, 谦让,中运,主气, 在泉。是中医天人合一思维的详细表现。一、     干支   

便是天干和地支的合称 

天干有十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有十二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五运即五行:木、火、土、金、水,又分过分与不及。

六气即:风、寒、暑、湿、燥、火,代表是三阴三阳。  

二、     中运(五运) 

中运是《黄帝内经》的作者在调查天象的基础上,运用天干及五行相联系所表明的一种年运改变。

天干代表五运是:甲己化土,乙庚化金,丙辛化水,丁壬化木,戊癸化火。其间阳干即甲、丙、戊、庚、壬表明过分;阴干即乙、丁、己、辛、癸表明不及。如本年(2006年)是丙戌年,天干为丙,丙辛化水丙属阳干。故本年的年运(中运)是水运过分。

三、     司天、在泉   地支代表六气主要是表明六气司天、在泉的要素。司天与在泉是运气学中两个特有的概念也是两个相对的概念。司天确认了在泉也就确认了,三阳司天必定三阴在泉,三阴司天必定三阳在泉。其间三阴三阳的次序,《黄帝内经》作了清晰的序号规则即:一阳为少阳,二阳为阳明,三阳为太阳,一阴为厥阴,二阴为少阴,三阴为太阴。而司天与在泉的联系便是1对1、二对二、三对三。即一阴(厥阴)司天,必定一阳(少阳)在泉;一阳(少阳)司天,必定一阴(厥阴)在泉。依此类推。

司天的确是依据干支编年中的地支来确认的即:子午之年少阴君火司天,丑未之年太阴湿土司天,寅申之年少阳相火司天,卯酉之年阳明燥金司天,辰戌之年太阳寒水司天,巳亥之年厥阴风木司天。

司天确认后在泉就很简单的计算出来了,依据阴阳相对的原理。司天为阳,在泉必定为阴。司天为阴,在泉必定为阳。即一阴(厥阴)司天,必定一阳(少阳)在泉;一阳(少阳)司天,必定一阴(厥阴)在泉。依此类推。如本年(2006年)为丙戌年地支为戌,辰戌之年太阳寒水司天,因此本年是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

四、主气

主气是指每年分六个间区(从大寒节始至小寒节中)中的不变的气。也便是不论哪一年,六气的散布次序都相同。其间六气次序及每一气所主的时刻区域简述如下:

次序是:一阴(厥阴)、二阴(少阴)、之后是一阳(少阳)、之后再接三阴(太阴)、之后再接二阳(阳明)、三阳(太阳)

时刻区域是:从每年大寒节开端至小寒节终,每一气主四个季节。

初之气。为一阴(厥阴风木),从1月21日至3月21日;

二之气,为二阴(少阴君火),从3月21日至5月21日;

三之气,为一阳(少阳相火),从5月21日至7月22日;

四之气,为三阴(太阴湿土)从7月22日至9月22日;

五之气,为二阳(阳明燥金)从9月22日至11月22日;

六之气,为三阳(太阳寒水)从11月22日至次年1月21日 终。

五、谦让

谦让是一个相对于主气的概念。主气虽分六步,三阴三阳而周一年。但每步气所主的间区都是稳定的,年年如此。因此它是常住之气。常住之气在于刻划这个周期内阶段性稳定的气运改变。每个阶段内已然有一个稳定性的气,就必定有一个改变的气,这个改变的气便是谦让。这个改变的谦让是由司天、在泉决议的。

谦让的计算有两条准则:(1)谦让的摆放是以三阴三阳的次序为序,首尾相接如环无端即:一阴(厥阴)、二阴(少阴)、三阴(太阴)、一阳(少阳)、二阳(阳明)、三阳(太阳)。阴后接阳,阳后接阴,所以说如环无端。(2)每年的第三个谦让或者说第三步谦让,一直都与司天相同。每年的第六个谦让或者说终之谦让,一直都与在泉相同。

据上述首要依据编年干支确认司天、在泉。一起等于确认了谦让的第三气与第六气,然后再顺推或逆推便可知道这一年的谦让改变。如本年(2006年)为丙戌年地支为戌,辰戌之年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因此,本年第三个谦让便是太阳寒水,第六个谦让便是太阴湿土。若从三之谦让逆推则第二个谦让便是二阳(阳明燥金),第一个谦让便是一阳(少阳相火)。从第三谦让顺推则第四气为一阴(厥阴风木),第五气便是二阴(少阴君火)。因此本年的六步谦让便是:初之气少阳相火(一阳),二之气阳明燥金(二阳),三之气太阳寒水(三阳),四之气厥阴风木(一阴),五之气少阴君火(二阴),六之气太阴湿土(三阴)。

祖父笔记文章未经赞同不得转载!


随机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