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运六气详解与使用(一)

五运六气详解与运用

榜首章 五行

“五行”一词,最早见于《洪范·九畴》。“五”屉指木、火、土、金、水五种不同的特点,“行”是有运转、运动的意思。

一、五行的释义

依据《说文》、任篇:》、《白虎通》等,作如下解说:

木:木者,冒也,万物冒地而生,木始甲坼,万物皆始于微。

火:火者,化也,随也,阳气用事,万物变随也。盛阳日炎火。

土:土者,地之吐生物也。

金:金者,能够更改也,久蕴不生衣,百炼不轻,从革不违。

水:水者,位在北方,北方者,阴气在黄泉之下,任养万物,为北方之行。象众水丛流,中有微阳之气也。

二、事物的五行特点及其寓意

(一)事物的五行特点归类

世界间的事物品种繁复,但均能够五行特点进行概括分类。本书仅就有关五运六气的一些事物,以取类比象的方式,依照五行特点,概括列表于下,如表l所示。

(二)事物的五行特点寓意

据衍汉律历志》、《尔雅》、《礼记·月令》、《记》、《释名》、《说文:》、白虎固、《玉篇》等,可作如下解说:

1.时令

春:春者,蠢也,物蠢生乃运动。蠢,作也,出也。阳气动物,于时为春。

夏:夏者,假也,宽假万物,使生长也。

长夏:长者,生长也,言土成善于夏也。

秋:秋者,就也,言万物就成也。秋者,愁也,愁之以时察守义者也。秋者,敛也,察严杀之貌。

冬:冬者,藏也,言万物闭藏也。

2.开展进程

生:生者,进也,犹动出也,万物始生,其象动进。

长:长者,生长也,万物长盛,其象茂进。

化:化者,改变也,革物日化,万物化生也。

收:收者,聚也,取也,万物就成,取而聚之。

藏:藏者,匿也,蓄也,万物潜藏而匿蓄也。

3.气候

风:阴阳怒而为风,风动虫生,风以动万物,风以散之。

暑:暑者,热也,煮也,热如煮物也。暑者,火之炎气也。

湿:湿者,幽湿也,湿润而濡养万物。

燥:燥者,犹烁也,从火燥声,干也。燥万物者,莫过乎火。

寒:寒者,冻也,寒以成物。

4.方位

东:东者,动也,阳气动,于时为春。

南:南者,枝任也,阳气任养万物,于时为夏。

中:中者,中心也,四方之中日中心。

西:西者,迁也,阴气迁落物,于时为秋。

 北:北者,相背也,伏也,阳气伏于下,于时为冬。

5.时刻

平旦:平旦为天将晓时,阴尽而阳受气,于时为春。

日中:日中为日傍边天,阳气正陇为重阳,于时为夏。陇,又作隆。

日西:日西为日偏西,阳气衰,于时为长夏。

日人:日人为天将昏时,阳尽而阴受气,于时为秋。

夜半:夜半为合夜,阴气正陇为重阴,于时为冬。陇,又作隆。

6.五音

角:角者,触也,物触地而出戴芒角也。

征:征者,祉也,物隆重而繁祉也。祉同止。

宫:宫者,中也,居中心,畅四方。

商:商者,章也,物老练能够章度也。

羽:羽者,宇也,物聚藏字覆之也。宇者,四方上下掩盖也。

7.天干地支

见本书干支甲子部分。

8.五色

青:青者,生也,风和日丽,万物生时之色也。

赤:赤者,朱色也,万物盛长,盛阳之色也。

黄:黄者,咔-也,化生万物,地之色也。

白:白者,素也,洁也,秋之气和,色白而保藏也。

黑:黑者,晦也,月终也‘,月终犹如年终也。晦者,暗淡也,万物闭藏,阳气潜于下也。

9.五味

酸:酸者,木味也,木日是曲,是曲作酸。

苦:苦者,火味也,火性炎上,炎上作苦。

甘:甘者,土味也,土爰稼穑,稼穑作甘。爰者,日也。

辛:辛者,金味也,金日从革,从革作辛。

咸:成者,水味也,水日润下,润下作咸。

10.脏

肝:肝者,干也,其体状有枝干也。凡物以木为干。肝之为言干也。

心、心包:心者,中也,中心日心。日出傍边也。包者,围也,为心之外围。

脾:脾者,裨也,裨助胃气以化谷也。

肺:肺者,勃也,言其气勃罄也;又沛也,言草木蔽茂也。

肾:肾者,引也,主引水气也。

11.腑

胆:胆者,担也,言担事物也。胆属阳木,为肝之腑,同主春令。

小肠、三焦:肠者,畅也,言晓畅胃气也;焦者,象火类也,色赤属阳之谓也。小肠属阳火,为心之腑,同主夏令。

胃:胃者,围也,同受食物也。胃属阳土,为脾之腑,同主长夏。

大肠:肠者,畅也,言晓畅胃气。大肠属阳金,为肺之腑,同主秋令。

膀胱:膀者,横也;胱者,广也,言其体横广而短也。膀胱属阳水,为肾之腑,同主冬令。

三、五行生克规则

(一)五行生克的一般概念与规则

生是相生,克是相克。相生有彼此资生和促进之意,相克有彼此限制和克胜之意。事物的生长、开展、改变、衰已,其进程不是孤立和不相关的,而是事物之间既有彼此资生和促进效果,又有彼此限制和克胜的效果。没有相生就没有存在,没有存在就无相克可言;没有相克,则亢而为害,事物就不能开展和存在。

一般来讲,生克规则是:相生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为金克木,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二)五行生克的寓意

五行生克一般是指正常的生克联系。生者为母,被生者为子,如木生火,木为火之母,火为木之子;克者为我克,被克者为克我,如木克土,木为我克,土为克我,木为土之所不堪,土为木之所胜。这种生克联系表现在自然界,相同也表现在人体方面。

木生火:木为春令,火为夏令。春令阳气初生,初生为少阳,其气温;夏令阳气正陇,正陇为太阳,其气热,热则生火。阳气由小到大,少阳之次为太阳,故日木生火。

肝为木脏,心为火脏,木性升发,火性炎上,升发有助于炎上;肝藏血,心主血,汗水之运转有赖于肝之调理,故日肝生心。

火生土:火为夏令,土为长夏。夏令气热,长夏气湿,土湿之气生长万物须赖阳热之火以煦之,则生化无量,故日火生土。

心为火脏,脾为土脏,脾之运化有赖于心火的啊照;心主血,脾统血,心的主血有助于脾的统血,故日心生脾。

土生金:土为长夏,金为秋令。土性柔软象地,金性坚刚象天,地气上升为云,气候下降为雨,而云出气候,雨出地气,故日土生金。

脾为土脏,肺为金脏,肺主一身之气,而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故日脾生肺。

金生水:金为秋令,水为冬令。秋气凉,冬气寒,凉为寒之渐,阴凉之气转寒,则凝而为水,故日金生水。

肺为金脏居上焦,肾为水脏居下焦,上焦开发如雾露之溉,肾者主水,肺气下降为水,则肾有水可主,故日肺生肾。

水生木:水为冬令,木为春令。木为少阳之气,少阳之气生于微阳,而水中有微阳之气,阳气煽动,水津上济以涵木,故日水生木。

肾为水脏,肝为木脏,木之生发有赖于水之修养;肾藏精,肝藏血,精可改变为血,使肝有血可藏,肝之阴血足够,则肝阳不致亢害,故日肾生肝。

金克木:金为秋令,其气清凉而下降;木为春令,其气温文而上升,下降能够按捺上升之过分,故日金克木。

肺为金脏,其气肃降;肝为术脏,其气升发,肺的肃降能够按捺肝阳上亢,故日肺克肝。

木克土:风木为春令,习尚发出;湿土为长夏,湿气壅盛。土湿之气能生长万物而不致壅结,有籁于风木之气发出,故日术克土。

肝为木脏,其性条达;脾为土脏,其性湿润,湿盛则郁,肝之条达能够疏泄脾湿过分,故日肝克脾。

土克水:土为地,其性宽厚;水在地巾,其性衍流,水流地中雨不外溢,有籁于土之围祟,故日土克水。

脾为土脏,主运化水谷而生气血;肾者主水,气行则水行,而气根源泉于脾,脾气健旺,则水液活动而不为害,故日脾克肾。

水克火:水为冬令,其气寒;火为夏令,其气热,寒能胜热,故日水克火。

肾为水脏,其性就下;心为火脏,萁性炎上,肾水中藏有真阳,真阳煽动肾水而上济于心,以按捺心火上炎过分,故日肾克心。

火克金:火为夏令,其气升;金为秋令,其气降,上升之气能够按捺下降之过分,故日火克金。

心为火脏,火性炎上;肺为金脏,其性肃降,炎上之心火能够按捺肺金的肃降过分,故日心克肺。

四、五行乘侮

五行乘侮便是五行相乘与五行相侮。相乘是克之过胜,相侮是反克,此皆属正常的生克联系被损坏而构成了反常现象。例如金本克木,今金气亢盛,则金假其亢盛之气而乘木,构成金对木克之过盛;火本克金,今金气有余,则假其亢盛之气反来欺负火气,此即谓:“气有余,则制其所胜,而侮其所不堪”。又如金本克木,今金气缺乏,则火来乘之,而木又来反侮,此即谓:“其不及,则己所不堪,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悔之”。其它乘侮均同理。

第二章 干支甲子

干,为天干;支,为地支。天干始于甲,地支始于子,干支相台名曰甲子,即《素·六微旨大论》说:“气候始于甲,地气始于子,子甲相合,命日岁立”。

天干,干者斡也,其数十,故又称十天千,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支者枝条也,其数十二,故又称十二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古人以干纪日,日为阳,阳为天;以支纪月,月为阴,阴为地,故干属天,支属地。十日为一句,即天干之一周;十二月为一年,即地支之一周。可是,天干地支除代表必定次第的数字符号外,他们还标志着四季阴阳转化和万物生长、强大、衰亡而从头更始的开展进程。依据(史记·律书》、《汉书》等,可作如下解说。

一、十干

十干也分阴阳,甲、丙、戊、庚、壬为阳,乙、丁、己、辛、癸为阴。十干与五行般配如表1所列,即甲乙属术,甲为阳木,乙为阴木;丙丁属火,丙为阳火,丁为阴火;戊己属土,戊为阳土,己为阴土;庾辛属金,庚为阳金,辛为阴金;壬癸属水,壬为阳水,癸为阴水。,

甲:“出甲于甲”。榜首个“甲”为荚,嫩芽也;第二个“甲”为甲壳,种皮也。百果草木,皆莩甲开坼。

乙:“奋轧于乙”。奋轧,即抽轧,发芽而生长,犹如“乙”状,为屈扭上升之象。

丙:“明炳于丙”。炳者,明也,显也。阳气充盛,生长明显。

丁:“大盛于丁”。丁有壮的意思,麦苗不断强大生长G

戊:“丰楙于戊”。楙即茂,旺盛也,生长旺盛。

己:“理纪于己”。已有已之意,言万物已老练而有条理也。

庚:“敛更于庚”。庚有更之意,言果实收敛而生命从此替换也。

辛:“悉新于辛”。辛有新之意,言新的活力又开端酝酿。

壬:“怀任于壬”。壬有妊养之意,言新的生命又开端孕育。

癸:“陈揆于癸”。癸有揆度之意,言生命又将开端而宿根待发,可揆度而置。

二、十二支

十二支也有阴阳之分,子、寅、辰、午、申、成为阳,丑、卯、巳、未、酉、亥为阴。十二支与五行般配,如表l,即寅卯属木,寅为阳木,卯为阴术;巳午属火,巳为阴火,午为阳火;申酉属金,申为阳金,西为阴金;亥子属木,亥为阴水,子为阳水;辰戌丑未属土,辰成为阳土,丑未为阴土。十二支与四方般配,寅卯辰属东方,巳午未属南边,申酉戌属西方,亥子丑属北方审

寅:“万物始生蟥然也’’。螭者,动也,阳气初发而万物始动也。故正月建之于寅。

卯:“言万物茂也”。卯者,胃也,言万物冒地而出,开端生出。故二月建之于卯。

辰:“万物之娠也”。娠者,动也,伸也,言万物伸舒而出也。故三月建之于辰。

巳:“阳气之已尽”。巳有巳之意,言阳气盛极,万物旺盛而壮。故四月建之于巳。

午:“阴阳交日午”。午者,交也,言阳极阴生而万物生长茂盛备至。故五月建之于午。

未:“万物皆成有滋味也”。未有味之意,言万物老练有味也。故六月建之于末。

申:“阴用事申贼万物”。申者,训斥也,申贼也,言秋金之气收敛万物。故七月建之于申。

酉:“育万物之老也”。酉者,就也(成果也)、老也,言万物老练变老也。放八月建之于酉。

戌:“万物尽灭”。成有灭之意,言阳气微而人地,万物毕成。故九月建之于戌。

亥:“阳气藏于下也”。亥者,废阂也,言阳气潜藏而万物也闭藏也。故十月建之于亥。

子:“万物滋于下”。子有滋(孳)之意,言阳气始生,万物孽生萌发。故十一月建之于子。

丑:“纽芽于丑”。纽芽为结芽之意,言阳气已尽,阳气已动,万物幼芽行将解结而出。故十二月建之于丑。

以上,寅卯为正、二月属春,木旺于春;巳午为四、五月属夏,火旺于夏;申酉为七、八月属秋,金旺于秋;亥子为十、十一月属冬,水旺于冬。五行之中,以土为尊,四行均不能离土,辰为-月、未为六月、戌为九月、丑为十二月,故乡旺于四季而坐落四季之末。

三、甲子编年月日

天干以甲为首,地支以子为首,天干在上,地支鄙人,故天干和地支合作起来,就叫甲子。正如愫问·六微旨大论》说:“气候始于甲,地气始于子,子甲相合,命日岁立。谨候当时,气可与期”。其配的办法是天干从甲开端,地支从子开端,顺次般配,成果构成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但由于天干为十,地支为十二,故在般配中天干须往复六次、地支须往复五次,才能使天干的末干癸与地支的末支亥相会而配成六十对,此即谓甲子一周,或称一个甲子。

干支般配能够用来编年,也能够用来纪月、纪日、纪时。,一起,依据所配干支的特点,能够用来剖析这一年、月、日、时的气候改变及其对人体发病联系的大致状况,故可作为临床医治用药时的参阅。

(一)甲子编年

甲子编年就用干支编年份口甲子编年的摆放次第,如表2例。

表中每一对干支数代表一年,逐年顺次就位,从甲子到癸亥共六十年为一周,然后又从甲子开端,循环往复。如一九二四年

….一九八一年则为辛酉,始于甲子,一九二五年则为乙丑,……一九八三年为癸亥,到一九八四年又从甲子开端。

一般年干支可从日历中查知,从上年度干支可推知本年于支,从本年的干支可推知下一年干支。如上年度为庚申,则本年为辛酉,下一年为壬戌,后年则为癸亥,大后年又从甲子开端。

(二)甲子纪月

甲子纪月便是用于支来纪月份。其办法是用表3所列的干支次第进行核算。一年有十二个月,以地支相酉己。十一月开端为子,顺次般配,则十二月为丑,正月为寅,二月为卯,三月为辰,四月为巳,五月为午,六月为未,七月为申,八月为酉,九月为戌,十月为亥。以上核算是州定不变的。而天干与月份虽也是顺次般配,但因天干数为十,而月数为十二,故二者般配并非固定不变。可是,它们般配仍是有必定的规则。依据前人经历和咱们自己的根究,提出下面两种甲子纪月的核算办法:

1.口诀核算法

口决核算法是用下面五句口诀,再对照表3来核算当年月份的干支:“甲己起甲子,乙庚起丙子,丙辛起戊子,丁壬起庚子,戊癸起壬子”。这五句口诀中,前两个字为天干,是指年千;后两个字为干支相合,是指当年起头的月干支。

例如,“甲己起甲子”,即每逢甲年或己年,当年榜首个月(即前一年的一卜一月)的干支为甲子;“乙庚起丙子”,即逢乙年或庚年,当年榜首十月(即前一·年的十一月)的干支为丙子母其它三句口诀也以此类推。

举例来说,一九二四年为甲子年,按“甲己起甲子”,则这一年榜首个月(即前一年的十一月)的干支为甲子,顺次摊知第二个月(即前一年的十二月)为乙丑,第三个月(即当年正月)为丙寅,……,第十二个月(即当年的十月)为乙亥。一九二五年为乙丑年,按“乙庚起丙子”,则这一年榜首个月(即前一年的十一月)的干支为丙子,第二个月(即前一年的十二月)为丁丑,第三个月(即当年正月)为戊寅,……,第十二个月(即当年的十月)为丁亥。一九二六年为丙寅年,按“丙辛起戊子”,则这逐个年的榜首个月(即前一年的十一月)的干支为戊子,第二个月(即前一年的十二月)为己丑,笫三个月(即当年正月)为庚寅,……,第十二个月(a{J当年的十月)为己亥。一九二七年为丁卯年,按“丁壬起庚子”,则榜首个月(即前一年的十一月)的干支应紧接上年的己亥之后为庚子,第二个月(剧前一年的十二月)为辛丑;第j个月(即当年正爿)为壬寅,……,第十二个月(当年的十月)为辛亥。一九二八年为戊辰年,按“戊癸起壬子”,则榜首个月(即前一年的十一月)的干支应紧接上一年的辛亥之后为壬于,第二个月(即前一年的十二月)为癸丑,第三个月(即当年正月)为甲寅,……,第十二个月(即当年的十月)为癸亥。到一九二九年为己巳年,则榜首个月(即前一年的十一月)的干支又从甲子开端。

又如一九八一年为辛酉年,则榜首个月起于戊子,第二个月为乙丑,……,第十二个月为己亥。一九八二年为壬戌年,则榜首个月起于庚子,第二个月为辛丑,……,第十二个月为辛亥。一九八三年为癸亥年,则榜首个月起于壬子,第二个月为癸丑,……,第十二个周为癸亥。所以说:“甲己起甲子”,即逢甲年或己年,其榜首个月(即前一年的十-n)的干支应起于甲子。余类推凸

2.公式核算法

别的,还能够运用如下公式及其常数表来进行核算。

相隔数=常数一年(日)干支序数

公式及常数表运用阐明:

(1)上面公式及表4既可运用于以年干支核算月干支,又可运用于以甘干支核算时干支。

(2)公式中的年(日)千支序数,指当年的年干支或当日的日干支在表3中所标出的摆放序数,如甲子为‘1,乙丑为2,丙子为13,戊子为25,癸亥为60等。

    3)表4的年次(或日次)1、2、3、4、5,是当年(或当日)的干支序数每满六年(或六日)应减去5所余之数,也即表3中括弧内所标出的号数。

(4)关于常数:年次(或日次)数不同,则公式中所用的常数也不同,可按年(或日)次从表4中查得相应的常数值。常数的得来,因推演较为冗杂,这儿不拟冗述。

(5)相隔数是用以上公式核算所得数,运用此数是按表3中所标序数,从当年的年干支(或从当日的日干支)序数开端向前或向后数够此数(即相隔数),州所标出的千支即为当年榜首个月(或当日的榜首个时辰)的干.支。应留意,当相隔数为正数则向前数,为负数则向后倒数。

举例来说,癸亥年,从表3查知年于支序数为60,则年次为:60 -5 x 11=5(即括弧内所标之号数),再从表4中查得5之相应常数为49,代人公式得相隔数= 49 – 60=-11。因得数为负数,故应从表3中癸亥开端向后倒数II个数时,正好是壬子。所以,癸亥年榜首个月(即前一年的十一月)的干支为壬子。然后顺次推知:第二个月(即前一年的十二月)为癸丑,第i个月(即当年正月)为甲寅,……,第十二个月(即当年的十月)为癸亥。

又如辛亥年,其千支序数为48,年次为3,常数为25,则得相隔数= 25 – 48=-23,故从辛亥向后倒数23个数,正好是戊子。所以,辛亥年的第—个月(即前—年的十_月)干支起于戊子。

其它年份,可依照此法类推。

(三)甲子纪日

甲子纪日是指以干支来纪日,即口干支。其办法是不分大月、小月或有无闰月,均以表2中所列次第,顺次摊数,循环往复,日日相接,月月相接,年年相接。

例如一九八。年,阴历十二月(大)三十日的干支为癸丑,则一九八一年正月(小)初一为甲寅,初二为乙卯,初三为丙辰,……,二十九日为壬午,二月(大)初一即为癸未,十一日为癸巳,二十一日为癸卯,三十日为壬子,……,十二月(大)三十日为丁未;则一九八二年正月(大)初一为戊申,……,四月(小)二十九日为乙巳,闰四月(小)初一为丙午,二十九日为甲戌,五月(大)初一为乙亥。

尽管日于支在摆放次第上有以上规则性,但由于有大月、小月、闰月之不同,使年月的日数良莠不齐,并且下年度何月为大、何月为小、有无闰月?均不知道,这样就难以有现成的简略口诀或核算公式来确定日干支。为此,要知某年某月的某日于支,就必须先婴知道这一年止月初一日干支和这一年的_人、小、闰月之地点。当然,也有人提出按阳历核算日干支的核算办法,由于阳历大、小、平月不变,四年一闰,比较有规则。可是,便是用这种核算办法,也仍是先要知道元旦的日干支,也便是说手头要有日历或万年历,然后从中查出元旦日干支,再逐月逐日核算出其改日干支。为了核算日干支,咱们将逐个九八一年至二0二0年共四十年的阴历,每年大、小、闰月和正月初一的日干支列于表5,供核算日干支时参阅。

运用发5即可推箅日干支。:例如:竖知道一九八一年三月五日的干支,可先由表5查知当年正月初一千支为壬申,正月是大月,二月是小月,而阴历大月为三十天,小月为二十九霄,故从正月初一日至三月五日共相隔六十三天,再查表3,由壬申今后数够六十三个干支数,就可知乙亥为三月五日这一天的干支。

又欲知一九八叫年十一月五日的干支,先由表5查得这—年正月初一日干支为丙寅,这一年正月大、二月小、三月大、四月大、五月小、六月小、七月大、八月小、九月小、十月大、闰十月小,故知从正月初一日至十一月五日共相隔三百二十八天,再查表3,从丙寅后开端数够三百二十八个干支数,可知}}J午为当年十一月五日的干支。

其改日干支也相同可求得。

(四)甲子纪时

甲子纪时便是用-支来纪每口的时辰,其核算办法与上面所述的甲子纪月法根本相同。一年有十二个月,一日也有十二个时辰;逐个年的月干支起于前一年的十一月,而逐个日的时干支起于前一日的夜半子时。一日的十二个时辰,即子时(夜半十一时至清晨_‘时)、丑时(清晨一时至三时)、寅时(清晨三时至五时)、卯时(早晨五时至七时)、辰时(上午七时至九时)、巳时(上午九时至十一时)、午时(上午十一时至下午~时)、未时(下午一时至三时)、申时(下午三时至五时)、酉时(下午五时至七时)、戌时(下午七时至夜九时)、亥时(夜九时至夜半十一时)。以癸亥日为例,可按以上口诀法核算,也可用公式核算法核算出这一天各个时辰的干支。

(1)口诀核算法:如癸亥日的时辰,按“戊癸起壬子”,则榜首个时辰子时(昨日夜半十一时至清晨一时)为乇子,然后推知第二十时辰丑时(清晨一时至三时)为癸丑,第三个时辰寅时(清晨三时至五时)为甲寅,第四个时辰卯时(早晨五时至七时)为乙卯,……,第十二个时辰亥时夜九时至夜半十一时)为骸。

(2)公式核算法:如癸亥日的时辰干支,先查表3,知日干支癸亥的序数为60,而日次为5,再查表4得5的相应常数为49,时辰丑时(清晨一时至三时)为癸丑,第三个时辰寅时(清晨三时至五时)为甲寅,……,第十二个时辰亥时(夜九时至夜半十一时)为癸亥。

其改日的时辰干支,均可按以上口诀法或公式法进行核算。

从上面能够看出,以年核算月干支或以日核算时干支的时分,可用口诀核算,也可用咱们试演的简洁公式进行核算。由于月有巨细和每年有无闰月的不同,使得“月于支来核算日干支尚无老练的口诀和公式可用,可是日干支是不分巨细月和有无闰月,均可按表3所列的干支序数顺次摆放,只需知道当年正月初一日干支,则这一年的任何一天的日干支皆可核算得出。

第三章 五运

“运”,是运动,有滚动的意思。“五运”,是木运、火运、土运、金运、水运的简称。木、火、土、金、水,在地为五行,在天为五运。五运是运用五行的相生相克理论,再合作天干的阴阳作为理论东西,以此来剖析每年的气候正常改变和反常改变,并得出了五种不同类型的气候(风、热、湿、燥、寒)。

十干化运

十干配五行如前所述,即甲乙届木、丙丁属火、戊己属土、庚辛属金、壬癸属水,用此蹦阐明万物生、长、化、收、藏的规则,它是固定不变的。别的,十干又能够化五运,即甲己化土、乙庚化金、丙辛化水、丁壬化木、戊癸化火,用此以猜测和阐明每年不同气候之改变规则,它是动而不居的。这儿所谓“化”,便是改变。甲己化土,便是凡逢甲年或己年,则为土运;乙庚化金,便是凡逢乙年或庚年,则为金运;丙辛化水,便是凡逢丙年或辛年,则为水运;丁壬化木,便是几逢丁年或壬年,则为木运;戊癸化火,便是凡逢戊年或癸年,则为火运。.

关于十干化氕运,其释意有三:

(1)五行输赢化运说,甲己化土,甲为阳木、己为阴土.木本克土,但一胜之下,必有一负,阳木亢则害,气过胜则怯;而土为万物之母,术非土不荣,故阳木从阴士而化。乙庚化金,乙为阴木,庚为阳金,金本克术,故木从其所不堪。丙辛化水,丙为阳火,辛为阴金,缺乏之阴金遇有余之阳火,则化而为水。丁壬化木,丁为阴火,王为阳水,水本克火,缺乏之阴火为有余之阳水所淹;水本生木,水为木生而竭尽其力,故水从木化。戊癸化火,戊为阳土,癸为阴水,土本克水,但缺乏之水遇有余之土,则水枯土燥而火化。

(2)岁首天干相生化运说:岁首天干相生说足以每年止月月建的阳干按五行相生规则进行推演而化为命运的。逢qJ年或己年,如前㈨甲子纪月中所述的“甲己起…子”,即前一年十一爿的干支为甲子,则当年正月首建内寅,囡丙为阳火,火能生土,故甲己化为土运。逢乙年或庚年,“乙庚起阿子”,即前一年的十一J。j的-'F支为丙子,则当年正月首建戊寅,因戊为阳土,土能生金,救乙庚化为金运。逢丙年或辛年,“丙辛起戊子”,即前—年十一月的干支为戊子,则当年J下月首建庚寅,因庚为阳金,金能生水,故‘山辛化为水运。若逢丁年或壬年,“丁壬起庚子”,即前一年的十一月干支为庚子,则当年正月首建王寅,因壬为阳水,水能生木,放'J '壬化为木运。逄戊年或癸年,“戊癸起壬子”,即前一年十一月的干子为王子,则当年正月首建甲寅,因甲为阳术,木能生火,故戊癸化为火运。,

(3)五气经天化运说:血气经天化运是依据古代传说,在调查天象进程中曾调查到有五种色气经趟太空而临及东西南北二十八宿中的有关星度,即僚问·五运转大L所随:“丹天之气,经于牛女戊分;静天之气,经于心尾己分;苍天之气,经于危室柳鬼;索天之气,经于亢氐昴毕;玄天之气,经于张翼娄胃。所谓戊己分者,车壁角轸,则灭地之门户也。夫候之所始,道之所生,不行不通也。…

如图l所示,中心同内为五天之气;第二囤为二l‘八宿所占方位及其度数,如虚星坐落正北,其所l与度数为十度;第三圈为干支所占方位,六合巽艮代表四隅;第四固即外囤为东西南北四方;最外层的戊分和己分处代表天门地户。

“丹天之气,经于牛女戊分”:丹者,赤色也,是说在调查天象时见有丹天之火气跳过牛女奎壁叫宿之上而下临戊癸方位,故戊癸应为火运。

“谈天之气,经于心尾已分”:势(音今)者,黄色也,是说在调查天象时见有新天之土气跳过心尾角轸四宿之上而下临甲己方位,故甲己应为土运。

“苍天之气,经于危室柳鬼”:苍者,青色也,是说在调查天象时见有苍天之木气跳过危室柳鬼四宿之上而下临丁壬方位,故丁壬应为术运。

“素天之气,经于亢氐昂毕”:素者,白色也,是说在调查天象时见有素天之金气跳过亢氐昴毕四宿之上而下临乙庚方位,故乙庚应为金运。

“玄天之气,经于张翼娄胃”:玄者,黑色也,是说在调查天象时见有玄天之水气跳过张翼娄胃四宿之上而下临丙辛方位,故丙辛应为水运。

“所谓戊己分者,奎壁角轸,则六合之门户也”,这是讲天门与地户地点的星宿方位。戊己代表方位,戊为西北,己为东南。奎壁二宿在戊位,角轸二宿在己位。戊位为天门,己位为地户。

关于天门地户之说,历代虽有一些解说,但皆不翔实。一般按方位与四时般配而言,西北为秋冬,是万物闭藏之时,应为地户;东南为春夏,是万物盛长之时,应为天门。那么这儿为什么说西北为天门而东南为地户呢?咱们领会其寓意有两个方面:一是按古人对天体的视运动规则,当春分二月中之后,月渐就阳道,日躔(躔,有历行之意)壁初,之后则顺次而南;至秋分八月中之后,日渐就阴道,日躔由翼末移交于轸,然后顺次而北,至春分二月中又复始于奎壁。据此,气候变温,万物冒地而出,皆从日躔壁初开端,因其地点方位为戊分,故称此位为天门;而气候变凉,万物收敛人藏,皆从日躔冀末开端,因其地点方位为己分,故称此位为地户(不以翼末而以角轸为地户者,是因翼末之后即交于轸,则角轸合理其令,故以角轸方位为地户)。二是根摒阴极阳生、阳极阴生的阴阳转化规则,奎壁坐落西北之星度,而西北配四时为秋冬,冬至一阳生,从此万物萌生于地下然后出冒于地,故称西北乾位为天门;角轸坐落东南之星度,而东南配四时为春夏,夏至一阴生,从此万物长极然后收敛人藏,故称东南巽位为地户。

以上十干所化的运,叫做“中运”,盖气候在上,地气鄙人+而运居六合之气的中心,故谓中运,即(傣问·六元正纪大论》说:“气候缺乏,地气随之;地气缺乏,气候随之,运居其间,而常先也。”便是说,气候欲降,则居中的运先降;地气欲升,则居中的运先升。此中运通主一年的岁气,所以叉称“大运”、“岁运”。它是以土运、金运、水运、木运、火运的次第逐年递变,正如僚问-天元纪大论》说:“甲己之岁,土运统之;乙庚之岁,金运统之;丙辛之岁,水运统之,丁壬之岁,木运统之;戊癸之岁,火运统之。”例如甲年,则阳土统司全年之运;己年,则阴土统司全年之运。乙年,则阴金统司全年之运;庚年,则阳金统司全年之运。余类推。

由于十干有阴阳之分,而阳为过分,阴为不及,故十干所化之运就有过分和不及之别。但又由于有六气和岁支等的相加,可对一些过分之岁运构成按捺而对不及之岁运构成相助的既非过分义非不及的平气之岁,其详细内容俟后胪陈。

一、过分不及与平气

(一)过分不及

过分,指主岁之命运旺而有余,如逢甲年、丙年、戊年、庚年、壬年、皆为阳干之运,阳为过分,故其命运过分;不及,是指主岁之命运衰而缺乏,如连乙年、丁年、己年、辛年、癸年,皆为阴干之运,阴为不及,故其命运不及。举例来说:

甲己之岁,均为土运主事,但逢六甲年(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为±运过分;逢六己年(己巳、己卯、己丑、己亥、己酉、己未)为土运不及。土气过分,则雨湿盛行,本气胜也;土气不及,则风乃大行,本气衰而木乃乘之。

丙辛之岁,均为水运主事,但逄六丙年(丙寅、丙子、丙戌、丙申、丙午、丙辰)为水运过分;逢六辛年(辛末、辛巳、辛卯、辛丑、辛亥、辛酉)为水运不及。水运过分,则寒气盛行,本气胜也;水运不及,则湿乃大行,本气衰而土来乘之。

戊癸之岁,均为火运主事,但逢六戊年(戊辰、戊寅、戊子、戊戌、戊申、戊午)为火运过分;逢六癸年(癸酉、癸未、癸巳、癸卯、癸丑、癸亥)为火运不及。火运过分,则炎暑盛行,本气胜也;火运不及,则寒乃大行,本气衰而水来乘之。

乙庚之岁,均为金运主事,但逢六庚年(庚午、庚辰、庚寅、庚子、庚戌、庚中)为金运过分;逢六乙年(乙丑、乙亥、乙酉、乙未、乙巳、乙卯)为金运不及。,金运过分,则燥气盛行,本气胜也;金运不及,则炎火乃行,本气衰而火来乘之。

丁壬之岁,均为木运主事,但逢六壬年(壬申、壬午、壬辰、壬寅、壬子、壬戌)为水运过分;逢六丁年(丁卯、丁丑、丁亥、丁酉、丁未、丁巳)为木运不及。木运过分,则习尚盛行,本气胜也;木运不及,则燥乃大行,本气衰而金来乘之。

凡属过分之年,时未至而气先至;不及之年,时己至而气术至。如甲、I坷、戊、庚、壬过分之年,各运之气都先于大寒节而至;乙、丁、己、亥、癸不及之年,则各运之气都后于大寒节而至。故檬问·气交变大论》说:“过分者先天,不及者后天。”《素问·六元正纪大鼢办云:“运有余,其先至;运不及,这以后至。”都是阐明这种怙况门

(二)平气

如上所述,岁运有过分和不及。可是,岁运也有既非过分又非不及的所谓平气之岁。此过分、不及平和气三者,称之为“五‘运三纪”,即练问-五常政大论》中所谓:“三气之纪”。五运中,术运的过分日发生(气有余则发生),不及日委和(阳和之气冤枉),平气日敷和(敷布和气);火运的过分日赫曦(阳光炎盛),不及日伏明(阳不彰而光亮伏),平气日升明(阳升而明);土运的过分日敦阜(高厚),不及曰卑监(气陷则屈而不化),平气日备化(土含生万物无所不备不化);金运的过分日坚成(坚刚成物),不及日从革(不及则从火化而革新),平气日审平(杀伐适中);水运的过分日盛行(水满则流溢),不及日涸流(水少则源流干枯),平气日静顺(安静和婉):j

为什么能发生平气呢?平气的发生是运与运、运与岁支、运与气相合,运得其限制或赞助,成果构成了运的既非过分又非不及之平气,也便是张景岳楼经罔鳓中所说的:“运过分而被抑,运不及而得助”之意。

(1)运与运相合:运与运相台包含当年中运与新运交代之日干相合和时干相合两种。但每年运之交代总是在年前大寒节日,故这儿所谓交代之日干或时干是指新运初交的大寒日干或初交时辰的时干。若非交代之口干或时干者,则不能构成按捺或相助而戚平气之运。运与交代的日干相台,如:一九二五年为乙丑年,乙为阴金,金运不及,而初交的大寒日为前一年的十二月八日.其日干支为庚戌,日干为庚,庚为刚金,金运A过,不及的乙运得过分的庚运相助,则构成了平气。一九五一年为辛卯年,辛为阴水,水运不及,而初交的大寒日为前一年的十二月二十五日,其日干支为丙寅,日干为丙,丙为阳水,水运过分,不及之辛运得过分之丙运的相助,也构成了平气。,一九七七年为丁己年,丁为阴水,木运不及,而初交的大寒日为前一年的十二月十二日,其日干支为壬午,日干为壬,壬为阳木,木运过分.不及之丁运得过分的壬运相助,也构成了平气之岁运。

运与交代的时于相合,如:一九一二年为壬子年,新运交代的时辰为庚寅,当时干为庚,壬为木运过分,庚为金运过分,过分的术运被A过的金运所抑,则构成了平气;一九五二年为千辰年,新运交代的时辰也为庚寅,故相同构成了平气。一九九二年为壬中年,新运交代的时辰也为庚寅,也相同可构成平气。又如一九七三年为癸丑年,而新运交代之时辰为癸巳,当时干为癸,癸为火运不及,得交代之时的癸火相助,这虽非同气中以阳助阴,但也属同气相助,故也能够构成平气;相同,一九九-年为癸西年,而新运交代之时辰为癸巳;二。-四年为癸巳年,而新运交代之时辰也为癸巳,此均可构成平气。再如一九六七年为丁未年,而新运交代的时辰为丁亥,时干为丁,丁为木运不及,但得交代之时的丁木相助,也属同气相助,相同构成了平气;一九八七年为丁卯年,而新运交代的时辰为丁亥;二0 0七年为丁亥年,而新运交代的时辰为丁亥,也均可构成平气。

以上运与新运初交的日干或时干相合而构成平气,叫做“干德符”。所谓符者,合也。所谓合者,即同气相合,如乙与庚合、丙与辛合、丁与壬合、癸与癸台、丁与丁合等等。可是,这种“干德符”平气之年常不能预期,只能依据当年的年干及其新运交代之日干或时干来依法核算而知。

至于有些书上在发生平气的“干德符”中还包含有甲与己合、戊与癸合、以及运与新运交代的月干相合等提法,经咱们就现有材料查对和核算的成果,并无此种实例,尚待进_步证明。其所以没有这种实例的原因,盖凡甲年或己年,其月的干支应起于前一年的十一月为甲子,则十二月为乙丑(一般新运交代的大寒日多在十二月),甲己为土运,乙为金运,不属同气,故非相合。凡戊年或癸年,其月干支应起于前一年的十一月为王子,则十二月为癸丑,这样,它们只能与癸相台,可是戊为阳火,癸为阴火,若逢戊年,虽能与十二月的月干癸相合,但阳火得阴火之助则更为过分,非平气可言;若逢癸年,则癸虽与十二月的月干癸也可相台而构成平气,可是这种状况只能是同气相助,而非癸与戊合。别的,还有提出以丁亥年与新运交代之日干壬相合作为“干德符”的举例,但经咱们查对二百多年的历法,并未找到此例,也待进一步验证。

(2)运与岁支相合:运与岁支相合是指当年运的天干与岁支方位的五行特点相合,构成同气相助而成为平气。,如癸巳年,癸为阴火,主火运不及,而已为南边之火,火遇火而得助,则可构成平气。这种状况在六十年的甲子中,有六个年份,即乙西、丁丑、己丑、己未、辛亥、癸巳年。

(3)运与气相合:运与气相合是指当年的中运之气与司天之气相合,即过分的中运之气被在上的司天之气所抑而构成了平气。如戊辰年,戊为阳火,主火运过分;辰为太阳寒水之气也过分,水能克火,过分的火运被过分的寒水所抑,则构成了平气。这种状况在六十年的甲子中共有六个年份,即戊辰、戊戌、庚子、庚午、庚寅、庚中年。

一、主运

主运,便是五运(木运、火运、土运、金运、水运)分主年和各个时节的岁气,它年年如此,固定不变,所以叫主运。主运在一年平分五步运转,是以其相生之次第从术运开端,再火运、再上运、再金运,至水运而终。五运分主一年各个时节的详细时问各占七十三日零五刻,木运(初运)都是从大寒日开端,火运(二运)于春分后十三日交;土运(三运)于芒种后十日交,金运(四运)于处暑后七日交,水运(终运)于立冬后四日交。

要了解主运和客运,还须先弄清楚五音建运、太少相生和五步推运等问题。

(一)五音健运

五音是宫、商、角、征、羽,为土、金、木、火、水五行的声响,即宫为土音、商为金音,角为木音、征为火音、羽为水音。古代音乐以弦丝多少而分有高与低、长与短.、清与浊的不同,宫音弦丝最多,故其音最长、最低、最浊;羽音弦丝最少,故其音最短、最高、最清;商音弦丝次多,故其音次长、次低、次浊;征音弦丝次少,故其音次短、次高、次清;角音弦丝多少适中,救其音也介于长短、凹凸、清浊之间。

(二)太少相生

五音建运并分太与少以阐明运的过分与不及,已如上述。这儿所说的太少相生便是指这种五音建运中的太与少以五行相生和阴阳变易迭生规则所发生的相生联系。由于,五行和五运相生次第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牛水、水生木,所以五音建运的太少相生次第也与五行和五运的相生次第相同,也是木之后为火、火之后为土、土之后为金、企之后为水、水之后又为木,即角之后为征、征之后为宫、宫之后为商、商之后为羽、羽之后又为角。可是它又有太少之分和阴阳变易迭生联系,因事物总是在一胜之下必有一负,一负之下必有逐个胜,檬问·天元纪大论》谓:“有余而往,不及随之;缺乏而往,有余从之”,即张景岳偻经图鳓所说:“盖太者属阳,少者属阴,阴以生阳,阳以生阴,一动一静,乃成易道”。所以说,每年不管中运、客运或主运.总是太之后必为少、少之后必为太的相生联系。、

可是,每年的主运总是从角开端,到羽为终,年年如此。主运的太与少是决定于当年的中运,以中运的过分或不及来推知主运初运是太仍是少;而每年客运的初运都是以中运为开端,年年在变,其太少应与当年中运的过分或不及相符台。关于主运和客运的运用及其变易规则见表5。现以丙辛水运年为例:丙为阳水,水生水,则是阳水生阴木,而阳水属太羽、阴木属少角,故太羽生少角;木生火,则是阴木生阳火,而阴木属少角:阳火属太征,故少角生太征,火生土,则是阳火生阴土,而阳火属太征、阴土属少宫,故太征生少宫;土生金,则是阴土生阳金,而阴土属少宫、阳金属太商,故少宫生太商;,

辛为阴水,水生木,则是阴水生阳木,而阴水属少羽、阳木属太角,故少羽生太角;木生火,则是阳木生阴火,耐阳术属太角、阴火属少征,故太角生少征;火生土,则是阴火生阳土,而阴火属少征、阳土属太宫,故少征生太宫;土生金,则是阳土生阴金,而阳土屈太宫、阴金属少商,故太宫生少商。

(三)五步推运

运,为每岁的主运,即木运、火运、土运、金运、水运五运:,一年中每一运占七十三日零五刻为。–步,五运共合三百六十五天零二十五刻,是为五步。每岁主运起于木运,主春令,在音为角;木能生火,故二运为火运,主夏令,在音为征;火能生土,故三运为土运,主长夏,在音为宫;土能生金,故四运为金运,主秋令,在音为商;金能生水,故终运为水运,主冬令,在音为羽。

岁运有阳年过分与阴年不及之分,放主运也有太与少之别。从岁运的过分或不及开端,按五行和太少相生的次第逆推,即可定出当年主运的初运是为春木太角仍是春木少角,然后再以五行和太少相生的规则顺推,以定出主运的二运、三运、四运、终运的太或少,若主运的初运为太角,则二运为少征、三运为太宫、四运为少商、终运为太羽;若主运的初运为少角,则二运为太征、三运为少宫、四运为太商、终运为少羽。一年之主运分五步,这种以每年中运的过分或不及来推定当年主运初运的太与少,再以主运初运的太或少来推定主运的二运、三运、四运、终运的太或少的五步核算法,就叫做五步


随机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