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词曲何解?看不懂啊,都对不上号
[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孤寂林。叹人世,美中缺乏今方信。
纵然是齐眉举案,究竟意难平。—-薛宝钗。
她虽与宝玉成婚,但宝玉心中记忆犹新的是黛玉,纵然夫妻和气但究竟是美中缺乏。 [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此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怎么心思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挂念。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林黛玉。与宝。
玉的爱情如水月镜花,至美至纯却又如幻似梦。 [恨无常]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
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把芳魂耗费。
望家乡,路远山高。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鬼域,嫡亲呵,需求退步抽身早!—-贾元春。
元春的死直接导致了贾府的宦洌约词挂皇备还笕倩ْ膊荒艿沧∈朗挛蕹!? [分骨血]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血家乡齐来抛闪。 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
自古穷通皆有定,聚散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
—-贾探春。曹翁本意探春远嫁番邦。
在古代交通不便的情况下,这就是几次于死别苦楚的生离。 [乐中悲]襁褓中,爸爸妈妈叹双亡。
纵居那绮罗丛,谁知娇养?幸生来,英雄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 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
厮配得才貌仙郎,赢得个地久天长,准折得幼年时崎岖形状。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
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哀痛!—-史湘云。她自小爸爸妈妈双亡,凭疏阔的特性而爽快心爱。
可是按原书的目的,她终究的结局也是凄惨与薄命。 [世难容]气质美如兰,才调阜比仙。
天生成孤癖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
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孤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愿望。
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必,王孙令郎叹无缘。—–妙玉。
妙仙是大观园里最眼光狷介,目无下尘的奇女子。 可是终究她仍不能抗争过漆黑的尘俗。
[喜冤家]中山狼,无情兽,全不念当日渊源。一味的骄奢***荡贪还构。
觑着那,侯门艳质同蒲柳,作践的,公府千金似下贱。叹芳魂艳魄,一载荡悠悠。
—-贾迎春。迎春被贾赦嫁给孙绍祖。
此人是野蛮荒***小人,而迎春本就是性情窝囊。 终究被摧残致死。
虚花悟]将那三春看穿,桃红柳绿待怎么?把这年光光阴打灭,觅那清淡天和。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
到头来,谁把秋捱过?则看那,白杨村里人啜泣,青枫林下鬼吟哦。更兼着,连天衰草遮坟墓。
这的是,昨贫今有钱人忙碌,春荣秋谢花摧残。 似这般,生关死劫谁能躲?闻说道,西方宝树唤婆娑,上结着长生果。
—-贾惜春。自小生活在金衣玉食中的惜春,看到的却是富有富有外表下的大家族的肮脏肮脏,以及女子命运的崎岖无助。
所以,她挑选的是皈依落发避开尘俗。 [聪明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生前心已碎,身后性空灵。家有钱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飞跃。
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忽喇喇似大厦倾, 昏惨惨似灯将尽。
呀!一场欢欣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王熙凤。
凤姐终身聪明,心计细密,但终究聪明反被聪明误,在她弄权敛财的一起也为自己掘开了坟墓。 [留余庆]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
劝人生,济困扶穷,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血的狠舅奸兄!正是乘除加减,上有天穹。—-贾巧姐。
贾府衰落,巧姐险被卖如***门。幸而刘姥姥念及凤姐当日之恩,冒险相救。
[晚年光光阴]镜里恩惠,更何堪梦里功名!那美年光光阴去之何迅!再休提锈帐鸳衾。 只这带珠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
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需求阴骘积儿孙。雄赳赳头戴簪缨,雄赳赳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鬼域路近。
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也仅仅虚名儿与后人钦敬。—-李纨。
李纨年青守寡。 儿子贾兰终究高中进官但她却撒手人寰,无缘享用诰命的荣华。
[功德终]画梁春尽落香尘。擅风情,秉月貌,就是败家的底子。
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
—–秦可卿。可卿有才有貌,唯一没有品德。
她和贾珍的乱伦是贾家衰败开端的标志。 别的开篇的[红楼梦引子]拓荒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
趁着这怎么办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因而上,表演这怀金悼玉的>—说的是写此书的缘由。
收尾的[飞鸟个投林]为官的,家业凋谢,富有的,金银散尽,有恩的,九死终身,无情的,清楚报应。 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
冤冤相报实非轻,别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有也真幸运。
看穿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苍茫大地真洁净!—-说的是贾府终究衰败的惨状。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阅览答案(附翻译)》古诗原文及
作者:阅览下面一段文言文,完结12—14题。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
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
叔齐亦不愿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
所以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曰:“盍往归焉。 “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①,号为文王,东伐纣。
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
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全国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
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及饿且死,作歌。
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闲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 然回也屡空,渣滓不厌,而卒蚤夭。
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全国,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
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停。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平不发奋,而遇祸灾者,数不胜数也。
余甚惑焉,傥②所谓天道,是邪非邪?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故曰:“富有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行求,从吾所好。”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节选自《史记·伯夷列传》)注:①木主:木制的灵牌王。
②傥:假设。12.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叔齐让伯夷 让:责怪B.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 叩:通“扣”,拉住C.扶而去之 去:使……脱离D.武王已平殷乱,全国宗周 宗:尊奉13.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遂饿死于首阳山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B.①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①亦各从其志也②尔其无忘乃父之志D.①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②魏亦复以信陵奉令郎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说和剖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
孤竹君身后,二人因不愿承继君位而相继逃走,国人只好另立别人。B.伯夷、叔齐看见周武王在文王尸骨未寒时征讨纣王,以为这样做可耻,他们坚持节操,不吃周朝的粮食,并隐居到首阳山。
C.颜渊敏而好学,他立志学习伯夷兄弟据守节操,致使终身赤贫,宁可饿死也不吃渣滓之食,不幸早逝。 D.太史公对其时那些操行不端、违法乱纪者却终身闲适高兴,有操行者却要横遭灾害的现象,深感疑问。
参阅答案:12、A让:推让13、B两个“而”,连词,表转机联系。 A.“于”,介词,在;介词,表被迫。
C.“其”,人称代词,自己的;副词,表希望口气。D.“以”,连词,由于;介词,把。
14、C“渣滓不厌”应为“连渣滓之食都吃不饱”;“回也屡空”与“学习伯夷、叔齐据守节操”无因果联系。参阅译文(一)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
父亲想立小儿子叔齐为国君,比及父亲身后,叔齐却要让位给长兄伯夷。伯夷说:“让你即位是父亲的遗命。”
所以就逃走了。叔齐也不愿承继君位而逃走了。
孤竹国的人就只好立他们的另一个兄弟为国君。在这个时分,伯夷、叔齐传闻西伯姬昌最敬养白叟,便商量着说:咱们何不去投靠他呢?等他们抵达的时分,西伯现已死了,他的儿子武王用车载着灵牌,敬称他为文王,向东进发,征伐纣王。
伯夷、叔齐拉住武王战马的缰绳而劝止说:“父亲死了没有安葬,居然动起武器来,能说得上是孝吗?身为臣子却要去杀君王,能说得上是仁吗?”武王身边的人想用武器杀死他们,太公姜尚说:“这两位是烈士啊!”把他们搀扶开了。武王平定殷商之乱后,全国都归附于周朝,可是伯夷、叔齐却以为这样做可耻,他们坚持节操,不吃周朝的粮食,并隐居到首阳山,收集薇蕨来果腹。
直到他们饿到快要死的时分,作了一首诗篇,那歌词说:“登上那座西山啊,采摘薇菜来果腹,用残酷替代凶狠呀,还不知道这样的行为是不义的。神农、虞舜、夏禹的年代很快就消逝了,咱们还能到哪里去寻觅归宿呢!可叹咱们的死期已近,生命现已虚弱了!”所以,伯夷、叔齐就饿死在首阳山。
有人说:“上天待人的准则是没有偏私的,它总是向着仁慈的人们。”像伯夷、叔齐这样的人,能够叫做善人呢,仍是不算善人呢?他们聚积仁德、修洁品德到达这般境地,却终致饿死!再说在七十个弟子中心,孔子仅仅称举颜渊是好学的人,但颜渊常常穷得一无所有,连渣滓都可贵吃饱,总算过早地夭亡了。
那种以为上天总是酬谢、赏赐善人的说法,究竟怎么样呢?盗跖每天都杀戮无辜的人,将人的肝炙成肉脯,残酷狠毒,猖狂地行凶,他集合党徒几千人,处处胡作非为,居然活到高龄而死。这又是遵行什么品德呢?这都是些特别严重并且理解明显的比如。
假如提到近世,那些操行不规矩,干事违法乱纪的人,却终身享用闲适和高兴,产业殷实,后代也不隔绝。 有的人选好了路途才举步,看准了机遇才说话,从不走小道捷。
解签 中签 第九十七签
原创答案,请勿仿制
第九十七 是中签 古人有六出祁山,是诸葛亮的典故,诸葛亮六出祁山,可是每次都无功而返。
当风点灯空疏影(在当风的当地点灯,空有影子,意思是工作难成,空有空想)
模糊铺成镜里花(恍模糊惚的铺就成镜中花,都是虚幻)
累累河山待拾掇(有大片江山需求康复,比方有许多工作需求去做)
安知仅仅幻浮槎(却不知仅仅乘着梦境中的船舶,意思也是一场虚幻罢了)
解说说:富有在天,赤贫是你的命,不用去寻求获取,都是空空。
这个卦象是当风点灯的象,凡事都是只要个虚名,没有多少利益。
这个签 家中应当祈福,本身应当稳重,求财的话能够得到利益,但买卖应当稳重。婚姻平平,怀孕时分或许会有惊吓,出门的人久久没有消息,种田、养蚕、养任何牲畜都会有丢失,找人找不到,打官司会有丢失,只能守着现有的东西,丢东西会不吉祥,患病是阴症,坟应该改当地或许方向。
“世界上最悠远的间隔不是生与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喜欢你
世界上最悠远的间隔(泰戈尔)——永久的经典世界上最悠远的间隔
不是生与死
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
你却不知道我喜欢你
世界上最悠远的间隔
不是我就站在你面前
你却不知道我喜欢你
而是 分明知道互相相爱
却不能在一起
世界上最悠远的间隔
不是分明知道互相相爱
却不能在一起
而是 分明无法抵御这股牵挂
却还得成心假装一点点没有把你
放在心里
世界上最悠远的间隔
不是分明无法抵御这股牵挂
却还得成心假装一点点没有把你
放在心里
而是 用自己冷酷的心
对爱你的人
掘了一道无法跨过的水沟
请问”命里有时终须有,命无进莫强求”的出处和全诗内容是什么
应该是“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出自于《增广贤文》 。《增广贤文》是我国明代时期编写的道家儿童启蒙书目。
又叫《昔时贤文》、《古今贤文》。书名最早见之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戏剧《牡丹亭》,据此可推知此书最迟写成于万历年间。
此书集结了古往今来的各种格言、谚语。《增广贤文》全文如下:昔时贤文,诲汝谆谆,集韵增文,多见多闻。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知己知彼,设身处地。
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 相识满全国,知己能几人。
相逢恰似初相识,到老终无仇恨心。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易涨易退山溪流,易反易覆小人心。 运去金成铁,时来铁似金,读书须意图,一字值千金。
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
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己。 钱财如粪土,善良值千金。
流水下滩非有意,白云出岫本无心。 其时若不登高望,谁信东流海洋深。
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 两人一般心,无钱堪买金,一人一般心,有钱难买针。
相见易得好,久住难为人。 马行无力皆因瘦,人不风流只为贫。
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 是亲不是亲,非亲却是亲。
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 莺花犹怕春色老,岂可教人枉度春。
相逢不饮空归去,洞口桃花也笑人。 红粉佳人休使老,风流浪子莫教贫。
在家不会迎来宾,出外方知少主人。 黄金无假,阿魏无真。
客来主不管,应恐是痴人。 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 有钱道真语,无钱语不真。
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劝有钱人。 闹里有钱,静处安身。
来如风雨,去似微尘。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莫信直中直,须防仁不仁。 山中有直树,世上无直人。
自恨枝无叶,莫怨太阳偏。 大家都是命,半点不由人。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一家之计在于和,终身之计在于勤。 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三缄其口,防意如城。 宁可人负我,切莫我负人。
一再须慎意,榜首莫欺心。 虎生犹可近,人熟不胜亲。
来说对错者,就是对错人。 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
有茶有酒多兄弟,急难何尝见一人。 情面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
山中也有千年树,世上难逢百岁人。 力微休负重,言轻莫劝人。
无钱休入众,遭难莫寻亲。 平生莫作蹙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
士者国之宝,儒为席上珍。 若要断酒法,醒眼看迷人。
求人须求大老公,济人须济急时无。 渴时一滴如甘露,醉后添杯不如无。
久住令人贱,频来亲也疏。 酒中不语真正人,财上清楚大老公。
落发如初,成佛有余。 积金千两,不如明解经文。
养子不教如养驴,养女不教如养猪。 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读后代愚。
仓廪虚兮年月乏,后代愚兮礼义疏。 同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人不通今古,马牛如襟裾。 苍茫四海人很多,哪个男儿是老公。
白酒变成缘好客,黄金散尽为收书。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庭前生瑞草,功德不如无。
欲求生富有,须下死工夫。 百年景之缺乏,一旦败之有余。
人心似铁,官法如炉。 善化缺乏,恶化有余。
水太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知者折半,省者全无。
在家由父,落发从夫。 痴人畏妇,贤女敬夫。
对错整天有,不听天然无。 宁可正而缺乏,不行邪而有余。
宁可信其有,不行信其无。 竹篱茅舍风景好,道院僧堂终不如。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道院迎仙客,书堂隐相儒。
庭栽栖凤竹,池养化龙鱼。 结交须胜己,似我不如无。
但看三五日,相见不如初。 情面似水分高低,世事如云任卷舒。
会说说都是,不会说无礼。 磨刀恨晦气,刀利伤人指。
求财恨不能,财多害自己。 知足常足,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有福伤财,无福伤己。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若登高必自卑,若涉远必自迩。
深思熟虑,再思可矣。 使口不如自走,求人不如求己。
小时是兄弟,长大各乡里。 妒财莫妒食,怨生莫怨死。
人见白头嗔,我见白头喜。 多少少年亡,不到白头死。
墙有逢,壁有耳。 功德不出门,恶事传千里。
贼是小人,知过正人。 正人固穷,小人穷斯滥也。
赤贫安闲,富有多忧。 不以我为德,反以我为仇。
宁向直中取,不行曲中求。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知我者为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晴天不愿去,只待雨淋头。
成事莫说,木已成舟。 对错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
忍得一时之气,以免百日之忧。 近来学得乌龟法,得缩头时且缩头。
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 人生一世,草生一春。
黑发不知勤学早,看看又是白头翁。 月到十五光亮少,人到中年万事休。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 路逢险处难逃避,事到头来不自由。
药能医假病,酒不解真愁。 人贫不语,水平不流。
一家有女百家求,一马不行百马忧。 有花方酌酒,无月不登楼。
三杯通大道,一醉解千愁。 深山究竟藏猛虎,大海终须纳细流。
惜花须检核,爱月不梳头。 大略选他肌骨好,不擦红粉也风流。
受恩深处宜先退,。
★文章来自祖父笔记,未经答应不得转载!★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