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阴一阳之谓道出处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大众日用不知,故正人之道鲜矣!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意外之谓神。
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御,以言乎近则静而正,以言乎六合之间则备矣。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广阔配六合。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
子曰:“《易》其至矣乎!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六合设位,而《易》行乎其间矣。成性存存,道义之门。”
圣人有以见全国之赜,而拟诸其描述,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全国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仪式,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言全国之至赜而不憎恶也,言全国之至动而不行乱也。拟之然后言,议之然后动,拟议以成其改变。

祖父笔记文章,未经答应不得转载!


随机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