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伏”是夏至后第一个庚日仍是第三个庚日?
关于数伏看到过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夏至后第一个庚日.
“三伏”是我国古代撒播下来的人们对夏天最热的一个时刻段的称号,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为期二十一天.“三伏”的时刻选用阴历,以我国古代的干支纪日法来表明它的详细日期.“三伏”以夏至日为界限——现在夏至日通常在每年阳历6月22日前后(不同的年份里夏至日期最多相差一两天),夏至后的第一个庚日(庚日共有庚子、庚寅、庚辰、庚午、庚申、庚戍等6个,其间任何1个都叫“庚日”)是“初伏”,第二个庚日是“中伏”,第三个庚日是“末伏”.假如“初伏”是庚子日,那“中伏”便是庚寅日,“末伏”便是庚辰日了——计算方法先看“初伏”是庚什么日,然后再按6个地支子、寅、辰、午、申、戍的次序往后推,即可得出后边两伏是庚什么日.
第二种:说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这种说法比较遍及.
『文章来自祖父笔记,未经答应不得转载!』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