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历上的壬子时是23时至1时。
古代人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于现在的两小时。相传是依据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刻来命名各个时辰。把一昼夜平分为十二段,每段叫做一个时辰,合现在的两小时。十二个时辰别离以地支为称号,从深夜起算,深夜十一点到一点是子时,正午十一点到一点是午时。
扩展材料:
时刻来历
古代劳动人民开始描绘时刻首要参照清楚明了的天象、动物生物钟和日常作息,比方鸡鸣、平旦、朝食、日中、人定等,后来逐步改用授时设备读数来描绘,后来也逐步给这些授时设备读数配上了五行。
比方,给甲乙两字配上木(4:48-9:36)、给丙丁两字配上火(9:36-14:24)、给戊己两字配上给土(14:24-19:12)、给庚辛两字配上金(19:12-24:00)、给壬癸两个字配上水(0:00-4:48)。
『此★文为祖父笔记文章,未经答应★不得转载!』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