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建口诀

古代先贤把一年分四季,又可分十二个月。十二个月与十二辰有关。
  月建即月令,掌一月之权,可三旬之令,一月三十日当权得令,掌管万物之提纲,操生杀之权柄。六爻猜测中月建能助卦爻之虚弱,抑制卦爻之旺相。
  从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直到清代未年,如今运用的旧历、阴历都是夏历。夏历是以北斗星的斗柄指向,斗柄指寅为正月(一月),斗柄指卯为二月,斗柄指辰为三月,斗柄指巳为四月,斗柄指午为五月,斗柄指未为六月,指申为七月,指酉为八月,指戌为九月,指亥为十月,指子为冬月(十一月),指丑为腊月(十二月)。所以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四月建巳;五月建午;六月建未;七月建申;八月建酉;九月建戌;十月建亥;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丑。
  在猜测中古书有以“立春”节后到“惊蛰”节前中心通过一“雨水”中气为寅月(正月)二月为“惊蛰”节后到“清明”节前中心通过一“春分”中气。
  三月“清明”节后经“谷雨”中气到“立夏”节前;
  四月“立夏”节后经“小满”中气到“芒种”节前;
  五月“芒种”节后经“夏至”中气到“小暑”节前;
  六月“小暑”节后经“大暑”中气到“立秋”节前;
  七月“立秋”节后经“处暑”中气到“白露”节前;
  八月“白露”节后经“秋分”中气到“寒露”节前;
  九月“寒露”节后经“霜降”中气到“立冬”节前;
  十月“立冬”节后经“小雪”中气到“大雪”节前;
  冬月“大雪”节后经“冬至”中气到“小寒”节前;
  腊月“小寒”节后经“大寒”中气到“立春”节前。

  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忙下暑相连;

  秋暑露秋寒霜将,冬雪雪冬小大寒。

  时节意义:

  正月立春: "立"是开端的意思, 表明万物复苏的春天又开端了, 气候将回暖, 万物将更新, 是耕耘活动开端的标志. 立春是公历的2月4日或5日.
  二月惊蛰: 春雷开端轰鸣, 惊醒了蛰伏在泥土里蛰伏的昆虫和小动物, 过冬的虫卵快要孵化了, 这个节气表明春意渐浓, 气温升高. 惊蛰是公历的3月6日或7日.
  三月清明: 这个节气表明气温已变暖, 草木萌发, 自然界呈现一片娟秀明亮的现象. 清明是公历的4月5日或6日.
  四月立夏: 这个节气表明夏日开端, 酷热的气候即将降临, 耕耘活动已进入夏日繁忙时节了. 立夏是公历的5月6日或7日.
  五月芒种: "芒"是指壳实顶级的细毛, 在北方是割麦种稻的时分, 也是播种最忙的时节, 芒种是公历的6月6日或7日.
  六月小暑: 这个节气表明已进入暑天, 酷热逼人, 小暑是公历的7月7日或8日.
  七月立秋: 这个节气表明酷热的夏日将过, 天高气爽的秋天开端. 立秋是公历的8月8日或9日.
  八月白露: 这个节气表明气候更凉, 空气中的水气夜晚常在草木等物体上凝结成白色的露水, 白露是公历的9月8日或9日.
  九月寒露: 这个节气表明冬天的开端, 预示气候的寒凉程度将逐步加重, 寒露是公历的10月8日或9日.
  十月立冬: 这个节气表明清新的秋天将过, 冰冷的冬天开端, 立冬是公历的11月7日或8日.
  十一月大雪: 这个节气表明降雪来得较大, 大雪是公历的12月7日或8日.
  十二月小寒: 这个节气表明开端进入冬天最冰冷的时节, 会有霜冻, 小寒是公历的1月5日或6日.

  上面所述也是十二月安十二地支法。十二月安十天干法如下:

  年上起月法:

  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岁戊为头;
  丙辛必定寻庚起;丁壬壬位顺水流;
  更有戊癸何方觅,甲寅之上好寻求。

  “甲己之年丙作首”意思是逢甲年或己年寅月(一月)的天干就配上“丙”那么甲年或己年的寅月(一月)就为丙寅月,二月、三月、四月…..次序往下排分别为“丁卯”月、戊辰月、己巳月….十二月为丁丑月。
  “丁壬壬位顺水流”便是丁年或壬年寅月(一月)的天干就配上“壬”。寅月就为“壬寅”月;卯月(二月)为“癸卯”月,同上次序排列至十二月癸丑月。其句类同。

文章来自♂祖父笔记♂,未经赞同♂不得♂转载!


随机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