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无阿弥陀佛灵签

《印光法师文钞-复马宗道居士书一》佛号上之南无二字,必需要作纳莫之音读。其义,文言注后详说之,不行读本音。(术语)Namo”mitābhāya buddhāya又,Namo”mitayus buddhāya,又作南无阿弥陀佛陀耶,译曰归命无量光觉,无量寿觉。昔有人问六祖大师云,念佛有何利益?六祖答曰:念此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是为万世出生之妙道,成佛作祖之正因,是三界人天之眼目、是明心见性之慧灯,是破阴间之猛将、斩群邪之宝剑,五千大藏之骨髓,八万总持之要门,十方虚空之无边,广阔一性之圆明,开漆黑之明灯,脱存亡之良方,渡苦海之舟航,出三界之径路。净土门称之为六字名号。归命者,众生专心仰赖阿弥陀佛,即众生之决心也。无量寿觉或无量光觉者,佛助全部众生行体成果也。盖众生之决心与阿弥陀佛助众生之行体皆具足于此六字内。此谓机法一体之南无阿弥陀佛也。真言之口传以此名号为陀罗尼,为金刚界五佛。

观无量寿经曰:“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又作六字名号。归依阿弥陀佛之意。观无量寿佛经疏卷一(大三七·二四六中):‘无量寿者,乃是此地汉音。言南无阿弥陀佛者,又是西国正音。又南者是归,无者是命,阿者是无,弥者是量,陀者是寿,佛者是觉。故言归命无量寿觉,此乃梵汉相对,其义如此。’另梵本阿弥陀经谓,阿弥陀有无量寿(梵amita^yus ,音译作阿弥多廋遮)、无量光(梵amita^bha,音译作阿弥多婆)二义,玄奘译之称誉净土经亦准此区别;然鸠摩罗什译之阿弥陀经均译为‘阿弥陀’而不别之,又支谦、慈贤等历代译经家亦然。此外,深励之阿弥陀经讲义谓,古来翻译阿弥陀之梵语为无量寿、无量光,全称为‘归命无量寿觉’,即南无阿弥陀廋晒佛陀耶(梵namo amita^yus/ebuddha^ya ),亦即表明归敬无量寿佛;若以阿弥陀婆耶(梵amita^bha^ya )表之,则为归依无量光佛之意。六字名号乃摄弥陀因位之万行、果地之万德,以成果其体义、德用,故积德行善效验甚大。无量寿经谓,称一声此名号,具足无上积德行善;观无量寿经谓,但闻佛名,能除无量劫存亡之罪;阿弥陀经谓,念佛之行者,可得六方恒沙之诸佛护念之。[无量寿如来修行供养仪轨、观经疏玄义分、赞阿弥陀佛偈(昙鸾) [6] 

附:

《佛说无量寿经》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诚意信乐,欲生我国,甚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诋毁正法。 [7]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无量寿佛……逐个光亮,遍照十方国际念佛众生,吸取不舍。……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便是持无量寿佛名。 [8] 

《佛说阿弥陀经》如是等满坑满谷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复三千大千国际,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誉不行思议积德行善,全部诸佛所护念经。 [9] 

《佛说阿弥陀佛底子隐秘神咒经》阿弥陀佛名号具足无量无边、不行思议、甚深隐秘、殊胜奇妙、无上积德行善。所以者何?"阿弥陀"佛三字中,有十方三世全部诸佛,全部诸菩萨、声闻、阿罗汉,全部诸经、陀罗尼、神咒、无量行法。是故彼佛名号,便是为无上实在备至大乘之法,便是为无上殊胜清净了义妙行,便是为无上最胜奇妙陀罗尼。……以称名故,诸罪消除,便是多善根福德缘由。

术语介绍

南 无 阿 弥 陀 佛

读音: ē mí tuó fó

【乾隆大藏经】《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三十一 入不思议摆脱境地普贤行愿品:

所谓:唱“阿”字时,能甚深化般若波罗蜜门。名以菩萨胜威德力显现诸法本无生义。

大正新修【大藏经】密教部 863 卷 《大毘卢遮那经阿闍梨实在智品中阿闍梨住阿字观门 》 中清晰阐明“阿”的念法:

便是阿字。夫言阿字者。便是全部诸佛之母。是全部真言生处。最为上妙。佛心之字。若言阿字内音。便是喉中之音。当知此阿字遍及全部支分。便是本不生义。

出自:《佛说阿弥陀经》,《佛说无量寿经》有国际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

粗心:皈命无量觉。

念法:能够随口念,散念,大声念,小声念,默念,金刚念皆可。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11张)

利益:《无量寿经》所述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是诚恳朗读“南无阿弥陀佛”者的利益。

意图:“南无”,是梵文???(或???,Namas)的音译,读作嗱谟,亦译作“南谟”等,意为问候、归敬、归命,是释教信徒专心归顺于佛的用语,常用来加在佛、菩萨的称号或经典落款之前,表明对佛、法的敬重和虔信,如南无三宝等。“阿弥陀佛 [10]  ”,是梵文??????(Amitābhā)的音译,密教称甘露王,他是“西方极乐国际”的教主,他能接引念佛人往生“西方净土”,故又称为“接引佛”,意译为“无量寿佛”、“无量光佛”。《阿弥陀经》称,信徒只需专心朗读阿弥陀佛的名号并毫不怀疑,身后就可往生“西方极乐净土”。 [11] 

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 [12] 

导归净土

夫净土法门者,乃一乘了义,万善同归,三根普被,凡圣齐收,横超三界,径登四土,极圆极顿,不行思议之奇妙法门也。而其间《无量寿经》者,乃净土群经之首要。净宗大德常称为净土第一经者也。《无量寿经》者,如来称性之极谈,众生本具之化仪;一乘之了义,万善之总门,净土群经百数十部之大纲,一大藏教之指归也。不光统摄事理因果,畅通领悟显密性相,并且详陈苦乐,照真达俗,是以我佛屡说,诸师竞译,东来最早,译著独多。

《大方广佛华严经》最终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又复是人。临命终时。最终片刻。全部诸根悉皆散坏。全部亲属悉皆远离。全部威势悉皆退失。辅相大臣。城宫表里象马车乘。瑰宝伏藏。如是全部无复相随。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全部时。引导其前。一片刻中。即得往生极乐国际。到已即见阿弥陀佛。 [13] 

会合本《无量寿经》云:如来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兴于世。光阐道教,欲拯群萌,惠以实在之利。难值难见。如优昙花,希有呈现。如来正觉,其智难量。无有妨碍。

《称誉净土佛摄受经》(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云:舍利子!若有净信诸善男人或善女性,得闻如是无量寿佛无量无边不行思议积德行善名号、极乐国际积德行善庄重,闻已思惟,若一日夜,或二、或三、或四、或五、或六、或七,系念不乱。是善男人或善女性临命终时,无量寿佛与其无量声闻弟子、菩萨众俱前后环绕,来住其前,慈善加佑,令心不乱;既舍命已,随佛众会,生无量寿极乐国际清净佛土。 [14] 

《弥陀要解》曰: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觉整体授与浊恶众生,乃诸佛所行境地,唯佛与佛能究尽,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当知有目者固无日下燃灯之理,而无目者亦何须于日中苦觅灯炬?

莲池大师曰:专持阿弥陀佛名号,优胜持往生咒;亦胜持余咒,亦胜全部诸余积德行善。胜持往生咒者:持咒三十万遍,则见阿弥陀佛;持名则一日一夜,即佛现前。咒云:昼夜六时,各诵三七遍,能灭五逆等罪;持名则诚意念佛一声,即灭八十亿劫存亡重罪。胜持其他诸咒:专持名号,即大神咒,大明咒,无上咒,无等等咒。以十念得生,生即不退,威灵意外,大神咒也。专心不乱,断无明,见自性,大明咒也。往生极乐,终究成佛,无上咒也。证无生忍,回入娑婆,普渡众生,无等等咒也。念佛胜余积德行善者:六度万行,法门无量;专持名号,摄无不尽;以不出专心故。愿净业弟子,专其信愿,不贰其心。古德多有原修余门者,尚当改修念佛。况原修念佛人,岂敢变其所守,而复他尚乎!

印光大师开示:修持法门有二种不同,若仗自力修戒定慧以迄断惑证真,了生脱死者,名为通途法门。若具真信切愿持佛名号,以期仗佛慈力往生西方者,名为特别法门。通途全仗自力,特别则自力佛力兼而有之。净土法门,乃佛法中之特别法门,其利益与一般法门,大不相同。古今多有依一般法门,论净土法门,由兹自误误人,而又自谓弘法利生者,不堪其多。其开始错点,在不察佛力与自力之巨细难易。以仗佛力之法门,硬引仗自力之法门,而欲平论,致有此失。使知佛力不行思议,不能以具缚凡夫修持之力,相为平论,则凡全部疑问不信之心,荡然无存。

金刚上师诺那呼图克图法语开示:“……故修密者,任修何佛为本尊,均须兼修西方净土。因其他佛土,多赖自力,须修证至二地以上之菩萨果位,方可随愿安闲往生。修净土者,多赖佛力。只需专心求佛,纵具缚凡夫,亦可蒙佛接引,带业往生……如不赖佛力专仗自力,则任何佛土亦难往生。”

术语读音

净空法师开示:关于念佛时的发音

对早年这个咒,念的时分都很灵,现 在咒念的都不灵,什么原因?音不精确。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特别读音

佛经中的许多用字,在现代人眼中并非是什么古字僻字,但其读音却与现代大为不同。呈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梵文”的音译上。佛经中音译的状况主要有三种:一是一些佛及菩萨或罗汉的名号;二是一些名词,因为意义太多,译成汉文过于冗长,所以保存原音;三是佛经的咒语。因为诵经是口耳相传,所以较多地保存了古音(有的也可能发生了改变),所以与现代日常读音不同。下面举些常见的比如。

(1)“南无”的读音

如: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等。它们是梵文???[namas]的音译,表明对佛及菩萨的敬重或皈依,不读nán wú。

(2)“摩诃”的读音

这个词也常常呈现在一些佛、菩萨的名号之前,其意译为“大”。如佛的十大弟子之一的“摩诃迦叶”,便是指“大迦叶”。又如释教露台宗的经典《摩诃止观》,汉语便是“大止观”。其间的“诃”字不读ke,而读he。

★祖父笔记原创文章,未经答应不得转载!★


随机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