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宫步的正确走法

武术界向来就有“传拳不传步,传步打师父”之说,可见步法在实战中的重要性。把拳脚练得再好如没有灵敏的步规律难以接近对方获得有用的冲击。常言道“百练不如一走”,灵敏多变的步法既可使对方凶狠的攻势化为无有,又可出其不意,化险为夷。别的,在跋涉、撤退、左闪右躲的移动中,一直坚持重心的稳定平衡,这就需求有正确、科学的步法动作,这样才干到达“步到手到,出招收效”。今把本门步法操练介绍如下,供各位研习。

一圆太极步

两脚错步站立,后脚脚跟先离地,以脚前掌蹬地向前上步,以脚跟着地逐步过渡到全脚掌;并且对弧心一侧的脚落地时,脚微外摆,着力点偏重于脚外侧。另一脚前迈落步时脚尖则微内扣,着力点偏重于脚内侧。身体向弧心侧倾,使离心力和体重的合力正好经过支撑脚。两脚替换跋涉走过一圆者,均为此步。无超越一圆者为弧形步,如左右弧形步联接进行构成的为S形步(图1)。

两仪阳步

两脚实战技击步站立后,进行双脚连环交代,紧凑地做前后左右的来回快速移动换走,跟着平衡才能的行进,添加奔驰的速度,实战姿态不变,左右阴阳行走六合阴阳连环步,每秒钟达8步以上步法方为入门(图2)。

三才替换步

用粉笔在平地上画一等腰三角形,边长一步。操练者左右脚踩在1、2两位上,面临3位。左脚向前斜进至3位,一起右脚即闪至2位,如此递相进闪,左右交流,久之则身灵步活(图3)。

四象循环步

练走四方形。练者站立1、2位上,面临3、4位。左脚向前斜进至4位,一起右脚即闪至3位,如此递相进闪,左右交流(图4)。

五行梅花步

左右脚分立(1)(2)位,先面临(5)位,然后,右脚由(1)位换到(5)位,左脚由(2)位换至(3)位,再右转九十度,右脚踏换于(2)位,仍成面临(5)位。以相同办法递相推移。亦可换左脚先踏(5)位换步操练。还可加大回身换步起伏,以右脚先踏(5)位后,右回身以左脚踏于(4)位,右脚换踏(3)位;再接左脚先踏(5)位,然后左回身,右脚踏(1)位,左脚踏(2)位。如此循环操练,越换越快(图5)。

六方错合步

先以左右脚分立(1)(2)位,面临(4)(5)两位;然后,右脚走上(6)位,左脚即过至(5)位,而右脚又闪至(4)位。如此递相过闪,左右交流地进行操练(图6)。

七星斗移步

左右两脚分立(1)、(2)位,左脚向跋涉至(4)位,一起右脚即跟至(6)位,左脚回身(7)位,右脚进(4)位,左脚跟进(5)位,右脚斜进(2)位,左脚再进至(3)位,右脚斜退至(5)位,左脚身进(4)位,右脚斜退至(2)位,左脚顺退至(1)位,康复原式。重复交流动作,越快越好(图7)。

八卦走圈步

操练八卦步者,首先要懂得八卦之原理的八卦图和方位摆放(图8、9),一起要将根本姿态站好。站立时(按左转)左足在前,右足在后,两足尖向前略向右偏,前足尖与后足跟贴在圆圈线上,并与肩宽,身体重力按三七开分配在前后腿上。左手抬起中指稍与眉齐,眼从虎口向外看,臂膀成半月芽状,掩肘,使肘关节窝向上(要放一鸡蛋不掉),右手跟在左手肘下,手的形状与前手相同,食指指向肘尖,相距1一2寸,一起掩肘,然后向左转腰,至前手对圆心。

走步时假定敌方在圆心,我在圆周上绕敌走转,一旦得机取得权势即向敌方进攻,也便是向圆心换掌反击,至对侧圆周正好完结换掌动作,然后改换方向绕圆进行。操练时要求头向上顶,微收下颚,沉默合牙,舌尖轻顶上颚,天然呼吸,两肩放松向下垂,坚持相平,两肘有下堕之意;背要绷紧,前胸要空,腹部要实,气沉丹田,手腕立起,手掌外顶;臀部要溜,肛门要提,不行鼓臀,两膝向里合,有掩裆之势;外观身体周正,不俯不仰,不歪不斜,充溢内劲,全身构成全体。走转时,起脚要平起,落脚要平落,步行如趟泥,全身不滞不散,不迟不断,腰似车轴,气如行云。

八卦步的特色首要是以绕圆走转为运动方式;其脚印呈圆形,正好是八卦图中八个方位的连线。“绕圆走转”是经过摆扣步完成的。两脚向同一方向接连替换以摆步和扣步跋涉,就能构成沿圆走圈;两脚改动摆步和扣步的方向,就能改动身体运动的方向。摆扣步起伏的巨细,约束着走圈的巨细和方向变转视点的多少。走圈时,摆扣步起伏越大,圆圈越小。变转运动方向时,摆步和扣步起伏越大,变转的视点越大。“步若趟泥”,指两脚似在泥水中趟行那样,脚掌平平提起、平平移动、平平落地地替换运动。运动中不能有掀起脚跟或翘起脚掌状况,并且在移动过程中,脚掌在靠近地上约一寸而不能触地。

九宫飞翔步

八卦图中的每卦各为一宫,加上正中的阴阳鱼(即中宫),合称为“九宫”。把九个标志物按必定的株行距散布于九宫方位,然后在其间穿行绕转,改换拳式,称为“九宫步”,亦称“飞九宫”,也有人称它为“阴八卦”。

九宫步具有较高的技击价值。操练时,操练者将九个标志物视为九个敌人,经过在宫中快速穿绕换势而不触及标志物,行进闪躲敌人、进退自若的灵敏性。并有助于操练脚的撤扣变转,行进手眼步身法和谐合作的才能。因为分置九宫的标志物构成的空间妨碍约束肢体在空间的活动范围,然后加大了躯干翻转拧旋的起伏,行进了健身的训练效果。

一般选用善于操练者身高的竹竿或木棍,下端[已过滤词语]铁木制的底座制成标志物。如没有竿、棍,可在九宫方位上散布砖石或画小圈替代,不过其训练效果不如穿绕竿、棍。如在树林中操练,亦可经过随意穿绕树林 株进行飞走九宫的训练。

初习九宫步时,株行距应宽一些,一般各为五尺。逐步削减,直至仅容身体拧转穿绕其间。

九宫步的穿绕次序,选用传说中的“太一行九宫之法”。次序序描绘为“二四为肩,六八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五居中心”。即“始坎、次坤、次震、次巽,复息子中宫,自中宫至乾、次兑、次艮、次离,一周毕矣”。此次序称为“顺穿”(图10)。由离宫(宫九)回来坎宫(宫一),为“逆穿”(图11)。

初练九宫步,以八卦步次序绕走,步法娴熟后,可任意选取八卦掌中的掌法作为穿绕中的改换拳式,并一直把边走边穿,一穿即换,眼顺手走,手随步开,腰随步活作为手眼身法步和谐合作的准则。

其他拳种的操练者,学习九宫步练法,将所习拳种中的拳式结合于急骤退、左交右躲的矮步窜走步法中,循“戴九履一图”的次序穿绕,也可获得训练效果。

十全组合步

十全组合步是将技击中常见的步法灵敏、替换地归纳起来进行操练的一种重要步法。它是由十种步法所组成。

1、进退滑跟步:前脚向前上半步,后脚向前滑跟半步(图12),让步后脚先向撤退半步,前脚滑跟向后半步。

2、左右交流步:后脚向前跳动一步,左势变右势,前脚再向后回跳一步成原势(图13)。

3、前后插盖步:后脚向前脚后斜上一步,后脚跟离地,两脚略呈穿插,前脚顺势向前一步为插步,后插步顺来势让步。后脚向前上一步,脚尖外摆,两膝微屈,前脚顺势向前一步成技击式盖步,后盖步顺来势让步(图14)。

4、左右侧移步:前脚向左右侧移动半步,后脚随之向左右侧横移一步,一起身体向左右滚动(图15)。

5、前后垫疾步:后脚蹬地向前脚跟垫进,前腿屈膝提起向前疾进半步。让步时前脚蹬地向后脚尖前垫退,后脚向后疾退半步(图16)。

6、前后齐跃步:两脚一起快速向前齐跃一步着地,让步一起向后齐跃(图17)。

7、快慢浪跳步:两脚前后左右,不分方位地做快慢接连不断的齐跃或前后左右交织移动跳步及跋涉撤退,呼吸要均匀安闲,快慢替换进行(图18)。

8、提膝直膝步:前脚敏捷抬膝而起,膝尖向左右方,支撑脚做快速前后移动步为提膝步;前脚敏捷提膝,膝尖向前上方的,为直膝步(图19)。

9、左右转趾步:上体左转90度,左右两脚跟提起,以左、右脚掌为轴,脚跟由后经左向前滚动180度,一起膝关节左转180度,曲折大于90度(图20)。上体再向右转90度左右,如上重复,用臀部发力。

10、S形闪行进:用快速的各种上述步法向左,向右,再向左做S形跋涉撤让步,动作要象闪电似快速凌厉的为闪行进(图21)。

以上十种常见步法为十全步,常常交织重复操练娴熟,再加上一圆步至九宫步的归纳操练,在实战技击中就可以攻守自若,轻灵安闲,发挥巨大的效果。

祖父笔记文章未经赞同不得转载!


随机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