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十甲子分别为: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已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已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已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已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已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
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已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每十个为一组,共分六组,每组最初的分别是: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
甲为十天干的最初,子为十二地支的最初,这也是第一组的开端,先记住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地支)。
这样咱们只需记住六十甲子第一组最初,也就足够了。
第一组最初为:“甲子”,咱们再看第二组的最初为:“甲戌”,“子”往撤退两位即为“戌”,第三组的最初为“甲申”,而“戌”往后再退两位也便是“申”,后边的别的三组也以相同的方法向后推即可得出。
扩展材料:
天干地支与六十甲子在我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
古代我国人民用天干地支来表明年、月、日、时。年月日时就象四个柱子相同撑起“时刻”的大厦,所以称为四柱。
古代我国人民拟定天干地支的理论,应该有调查和实践根底,不是凭空捏造弄出来的概念。比方中医针灸取穴,考究子午流注,不同的日子和时辰,取穴是有规则的,和天干地支的规则契合。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进行循环组合:甲子、乙丑、丙寅……一直到癸亥,共得到60个组合,称为六十甲子,如此循环往复,无穷无尽。年月日时都是60一个循环。60在时刻范畴是个美妙的数字。
不光我国古代人民用60作为循环,在来自西方的计时法中,一分钟是60秒,一小时是60分钟。
相同,在的一天24个小时,和我国传统的每天12个时辰(时辰也便是大时,两个小时为一个大时)对应,我国用5天作为一个时辰的大循环,所谓“五日一候”,共是60个时辰。
祖父笔记文章不得自行转载,违者必究!
随机文章: